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张乔《河湟旧卒》

张乔《河湟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盛唐绝句颇多抒情,晚唐绝句颇多叙事。自然不可一概而论,张乔这首诗在简淡的叙事笔墨中便贯注了浓郁的抒情意味。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说:“此为老卒抒久戍之情也。”是有见地的。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两句轮廓性地勾勒出河湟老兵征战的一生。河湟,指湟水与黄河合流一带的河西、陇右地区,这里自肃宗以来长期为吐蕃所据,宣宗大中五年(851)为张义潮收复。收复失地,自是正义之举,怎奈离家时才是义无反顾的少年,转瞬几十年,返乡时巳是鬓发苍白、来日无多的衰翁了。虽说相对和平安定了,但巳是垂垂老矣,难有什么作为的了。况且几十年魂牵梦绕的故乡,归来时怕又成异乡了:旧时相识怕巳化为绕村的墓茔,而幼小的孩童又陌不相识。何处寻找生命的慰安,何处寻找精神的家园?“十万汉军零落尽”,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都已陨身沙场,现在想寻忆旧的伙伴都没可能了。于是只能一人踱到村外:“独吹边曲向残阳。”这一意象正是河湟老兵孤独的象征,也是他抒发久戍之情的直觉造型。边塞的乐曲,早已听厌听腻,可在返乡后的失望无聊之际,顿悟自己生命的全部价值、意象和光彩都在疆场,乐曲正是这一生命的见证人,吹奏正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咀嚼,对正义战争功勋的沉浸;但自己仅是服役者,头白返乡,耗尽一生而一无所获,却有着离却集体的惆怅与空落,有着寻寻觅觅的失落感,有着对丧葬沙场战友的追思伤悼感,种种感触搅动心头,沉重悲凉,无处诉说,遂诉诸竹笛,吹向边庭,吹向残阳。独吹边曲,说明老人的痛苦没有听众,没有读者。于是这一写景写事变为写意抒情,人们在同情老人陷于穷独之境时又会追溯其身世。这又将诗思反馈至开端,重新咀嚼,此时便觉叙事的文字中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使得老人生活经历的推移发展过程都成为感情的波澜起伏过程,令诗人也会令读者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诗歌的美学传统一般追求富有启示性的点,以点来带动全面。此诗残阳独吹的意象便是这样的点,它不仅自身意蕴丰厚,而且使其它轮廓的勾勒、简淡的描写都焕发出新的光彩,互相衬映,产生整体的艺术冲击力。诗艺如此,任何赞誉都不会过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张乔《河湟旧卒》” 的相关文章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李涉《润州听暮角》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杜牧《读韩杜集》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贾岛《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薛道衡《人日思归》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杨万里《初入淮河》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狄归昌《题马嵬驿》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文姬《沙上鹭》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韦庄《梦入关》7个月前 (10-06)
来鹄《云》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曹邺《官仓鼠》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郑谷《席上贻歌者》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