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叙述故事不是诗的特长,诗最擅长的是抒写情怀。而描绘感觉,细腻、具体地写出诗人感官接受与全身心体验到的独特印象,则是抒写情怀的重要手段。王勃这首《江亭夜月送别》就是一首向读者传达诗人特殊感觉的精彩之作。

这首诗题目是《江亭夜月送别》,送别本应是主要事件,可是却无一字正面介绍,送的是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一概不管。诗只写送别时和送别后诗人眼中的景致——不是纯客观的风景,而是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下诗人主观感觉中的情景。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诗人眼中的景物因为友人的离去而带上了凄凉惶遽的情调。烟是“乱烟”,其实是指朦胧月色中江亭附近弥漫的雾气。对于心情好的人,月夜的朦胧纱幕未必会有“乱”的感觉,它可以很恬美、很可爱,但今天在诗人眼中却显得迷乱而令人不悦。“碧砌”指江边亭子的青石台阶。诗人和他的友人正是在乱烟笼罩着的江亭旁执手话别,是离愁别绪使诗人感到景色的凄清苍凉。送别是此时此地发生的一桩事情,诗本来应表现这事情,但作为抒情诗人,王勃根本不写人、不写人的活动,却去写环境,而且是他感觉中的环境,以此来暗示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情波澜。这正是中国诗独特而高明的表现方式。“飞月向南端”是同样手法。月何以会如飞似的向南移动?这纯粹是诗人的主观感觉。好友离别难免话语绵绵,只盼着时间凝固静止,从而也就愈益感到时间无情的催逼。月飞之感正是由此产生的。

但是既是送别,分手是不可避免的。终于在江亭旁边只剩得送行者王勃一人了。这时,他再看周围,便发出这样的感慨:“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离亭掩”,指分别。全诗仅此三字正写送行的事实。“寂寞”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诗人此时的心境,直接了当,毫不隐晦,突出了此种感觉的强烈。下句的“江山此夜寒”则是对寂寞之感的再次强调。不但因为夜深,主要的是因为朋友离去所造成的孤独凄寂,使整个世界都变得格外寒冷。冠以“江山”二字不但与诗人面临的实景有关,而且使这种孤凄的感觉超越了个人而具有充塞宇宙天地的空阔寥廓之势。这样,诗人所要抒发的离情别绪就被刻画渲染得神定气足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的相关文章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李华《春行寄兴》7个月前 (10-06)
司空曙《金陵怀古》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薛道衡《人日思归》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吴伟业《采石矶》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狄归昌《题马嵬驿》7个月前 (10-06)
钱珝《未展芭蕉》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文姬《沙上鹭》7个月前 (10-06)
皮日休《汴河怀古》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李白《越中览古》7个月前 (10-07)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王安石《北山》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高蟾《金陵晚望》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