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606页

压条

正月尽二月,可剥树枝。二月尽三月,可掩树枝。 汉·崔寔(引自《齐民要术·栽树》卷四) [注]贾思勰曰:“埋树枝土中,令生,二岁已上,可移种矣。” 【评】这表明东汉时期已出现了树木的压条繁殖技术。...

种子

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种杂者,禾则早晚不均,舂复减而难熟,粜卖以杂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收种第二》...

抗性选种

朱谷、高居黄、刘猪獬、道愍黄、聒谷黄、雀懊黄、续命黄、百日粮、有起妇黄、辱稻粮、奴子黄、 支谷、焦金黄、履苍——一名麦争场:此十四种,早熟,耐旱,熟早免虫。聒谷黄、辱稻粮二种,味美。 今堕车、下马看、百群羊、县蛇赤尾、罢虎黄、雀民泰、马曳缰、刘猪...

遗传变异

今并州无大蒜,朝歌取种,一岁之后,还成百子蒜矣,其瓣粗细,正与条中子同。芜菁根,其大如椀口,虽种他州子,一年亦变大。蒜瓣变小,芜菁根变大,二事相反,其理难推。又八月中方得熟,九月中始刈得花子。至于五谷蔬果,与余州早晚不殊,亦一异也。并州豌豆,度井陉以东,...

接博

凡桑果以接博为妙,一年后便可获利。昔人以之譬螟子者,取其速肖之义也。凡接枝条,必择其美,(宜用宿条向阳者,气壮而易茂;嫩条向阴者,气弱而难成。)根株各从其类。(然荆桑亦可接鲁桑,梅可接杏,桃可接李。)接工必有用具,细齿截锯一连,厚脊利刃小刀一枚。要当心手...

皮接

三曰皮接,用小刃刀子,于元树身八字斜 之,以小竹签测其浅深,以所接枝条皮肉相向插之,……俟接枝发茂以渐去其元树枝茎,使之茎茂耳。 元《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之五》 【评】这里所述是一种新的嫁接方法,相当今日的腹接。...

靥接

五曰“靥接”,小树为宜。先于元树横枝上截了,留一尺许,于所取接条树上眼外,方半寸,刀尖刻断皮肉至骨,并款揭皮肉一方片,须带芽心揭下,口噙少时取出,印湿痕于横枝上,以刀尖依痕刻断元树靥处,大小如之,以接按之,上下两头以桑皮封系,紧慢得所,仍用牛粪泥涂护之,...

搭接

六曰搭接。将已种出芽条,去地三寸许,向上削作马耳,将所接条并削马耳,相搭接之,封系粪壅如前法。 元《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之五》 【评】这里所述是一种新的嫁接方法,相当于现在的舌接。此法要求砧木、接穗粗细大体相同。...

种名果法

种名果法:三月上旬,斫取直好枝如大拇指,长五尺;(《类要》云:一尺五寸。)内著芋头中种之。无芋,大芜菁根亦可。(《类要》云:萝卜亦得。)胜种核;核三四年乃如此大耳。可得行种。 《食经》引自《农桑辑要》卷五《诸果》 【评】这是一种利用芋和芜菁作营养源进行...

接树三诀

接树有三诀,第一衬青,第二就节,第三对缝,依此三法,万不失一。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七《种植》 【评】这些说明古人已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到嫁接的奥秘,正确安排接穗与砧木之间的位置,以保证接树的成活。...

养种法

凡五谷、豆果、蔬菜之有种,犹人之有父也,地则母耳。母要肥,父要壮,必先仔细拣种,其法:量自己所种地,约用种若干石,其种约用地若干亩,即于所种地中,拣上好地若干亩。所种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颗颗粒粒皆要仔细精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此地比别地粪力耕锄俱加...

御稻米和白粟米

丰泽园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岁至九月,始刈获登...

母强子良

择种尤谨谋始,母强则子良,母弱则子...

产区

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巵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等。 《史记·货殖列传》...

稻田水温调节

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堘,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太热,令水道错。 汉《氾胜之书》 【评】稻田里的水温因日光照射而提高。氾氏创造了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利用开缺口控制水流来调节水温的办法,是非常精采的。...

别稻及蓝

三月,可种粳稻。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五月,可别稻及蓝,尽夏至后二十日止。 汉·崔寔(引自《齐民要术·水稻》卷二) 【评】这是关于水稻移栽的最早记载,标志着水稻栽培技术的进步。...

水稻浸种

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浄淘种子;(浮者不去,秋则生稗。)渍经三宿,漉出;内草篅中浥之。复经三宿,芽生,长二分。一亩三升掷。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 【评】这是关于水稻浸种催芽的最早记载。浸...

耘田烤田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侵水芟之,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薅。(拔草曰薅。虎高切。)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去水。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 【评】烤田,后世又名晒田、靠田、搁田等。这是关于烤田技术的最早记载,证...

占城稻种法

遣使福建州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淮、两浙三路转运使,并出种法。令择民田之高仰者,分给种之。其法曰:南方地暖,二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用好竹笼,周以稻秆,置此稻于中,外及五斗以上,又以稻秆覆之,入池,浸三日,出置宇下,伺其微熟如甲拆状,则布于净地,俟其萌与...

善其根苗

欲根苗壮好,在夫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三者皆得,又从而勤勤顾省修治,俾无旱干、水潦、虫兽之害,则尽善矣。根苗既善,徙植得宜,终必结果丰阜。若初根苗不善,方且萎顇微弱,譬孩孺胎病,气血枯瘠,困苦不暇,虽日加拯救,仅延喘息,欲其充实,盖亦难矣。 宋《陈...

防止烂秧

又先看其年气候早晚寒暖之宜,乃下种,即万不失一。若气候尚有寒,当且从容熟治苗田,以待其暖,则力役宽裕,无窘迫减裂之患,得其时宜,即一月可胜两月,长茂且无疏失。多见人才暖便下种,不测其节候尚寒,忽为暴寒所折,芽蘖冻烂瓮臭,其苗田已不复可下种,乃始别择白田...

耘田之法

且耘田之法,必先审度形势,自下及上,旋干旋耘。先于最上处收滀水,勿致水走失。然后自下旋放,令干而旋耘。不问草之有无,必遍以手排摝,务令稻根之傍,液液然而后已。所耘之田,随于中间及四傍为深大之沟,俾水竭涸泥坼裂而极干。然后作起沟缺,次第灌溉。夫已干燥之...

插稻秧

芒种前后插之,拔秧时,轻手拔出,就水洗根去泥,约八、九十根作一小束,却于犁熟水田内插栽,每四、五根为一丛,约离五、六寸插一丛,脚不宜频那,舒手只插六丛却那一遍,再插六丛,再那一遍,逐旋插去,务要窠行整直。 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五月》 【评】 水稻插...

水稻用水

但自立秋以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俗云:“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若值天气骤寒,霜早,凡田中有水,霜不损稻;无水之田,稻即秕矣。先农有言:“饱水足谷”,此之谓也。 明《沈氏农书》(清张履祥《补农书》卷上) 将刈之时,少水一升,谷数虽存,米...

水稻看苗施肥

下接力,须在处暑后,苗做胎时,在苗色正黄之时。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到底不黄,到底不可下也。若苗茂密,度其力短,俟抽穗之后,每亩下饼三斗,自足接其力。切不可未黄先下,致好苗而无好稻。盖田上生活,百凡容易,只有接力一壅,须相其时候,察其颜色,为农家最要...

种麦

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 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 麦生黄色,...

麦的收治

五、六月麦熟,带青收一半,合熟收一半。若过熟,则抛费。每日至晚,即便载麦上场堆积,用苫缴覆,以防雨作。如搬载不及,即于地内苫积。天晴,乘夜载上场,即摊一二车;薄则易干,碾过一遍,翻过,又碾一遍。起秸下场,扬子收起。虽未净,直待所收麦都碾尽,然后将未净秸秆...

晒大小麦

晒大小麦:今年收者,于六月扫庭除,候地毒热,众手出麦薄摊。取苍耳碎价剉,拌晒之。至未时,及热收,可以二年不蛀。若有陈麦,亦须依此法更晒。须在立秋前。秋后,则已有虫生,恐无益矣。 《四时类要》(引自元《农桑辑要》卷二) 【评】古人多以为种子生虫原因在于种...

小麦移栽

若八月初先下麦种,候冬垦田移种,每颗十五、六根,照式浇两次,又撒牛壅,锹沟盖之,则秆壮麦粗,倍获厚收。 《沈氏农书》(清·张履祥《补农书》上卷) 【评】这是已知小麦移栽的最早记载。...

黍穄栽培

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地必欲熟。(再转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一亩,用子四升。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与植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谚曰:“椹厘厘,种黍时。”)燥湿候黄...

薥黍

薥,黍,宜下地,春月早种,省工、收多、耐用。人食之余, 碎多拌麸糠,以饲五牸。外:秸秆,织箔、夹篱寨、作烧柴。城郭货卖,亦可变物。 《务本新书》(引自元《农桑辑要》卷二) [注]薥黍,通作蜀黍,即高粱。 【评】蜀黍之名始见于晋张华《博物志》,然其栽培法则始见...

麻子鉴别

凡种麻,用白麻子。白麻子为雄麻。颜色虽白,啮破枯燥无膏润者,秕子也,亦不中种。市籴者,口含少时,颜色如旧者,佳;如变黑者,浥。崔寔曰:“牡麻子,青白,无实,两头锐而轻...

豆不可尽治

大豆小豆不可尽治也。古所以不尽治者,豆生布叶,豆有膏,尽治之则伤膏,伤则不成。而民尽治,故其收耗折也。故曰,豆不可尽治也。 汉《氾胜之书》 [注]治,一释为摘叶;一释为锄治。膏,一释为肥的根据,即豆苗所以能自己长肥的材料根据,一释为根瘤。 【评】今人对这...

获豆之法

获豆之法,荚黑而茎苍,辄收无疑;其实将落,反失之。故曰,豆熟于...

番薯

万历庚辰(万历八年,1580年),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陈益)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地多产异器,造有铜鼓,音清亮,款制工古,公摩挲抚玩弗释,寻购得,末几伺间遁归。酋以夹物出境,麾兵逐捕,会风急帆扬,追莫及...

甘薯壅节剪插

薯苗延蔓,用土壅节后,约各节生根,即从其连缀处剪断之,令各成根,苗不致分力,此最要法。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七《树艺》 【评】这里介绍了甘薯边长边插的大田繁殖技术,对于大田缺苗缺棵有补助作用。...

甘薯苗床管理

养苗地宜松,耕过须起町高四、五寸。春分后,取薯种斜置町内,发土薄盖。纵横相去尺许,半月即发芽,日渐延蔓,蔓长一丈或五、六尺,割七、八寸为一茎,勿割尽,留半寸许,当割处复发,生生不息。 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卷上 【评】冷床育苗扦插方法便于管理,直到今...

甘薯摘芽育苗

山芋亦名土瓜,择肥好者掘干土坑藏之,覆以草,谷雨后取出,四面皆生芽一、二分许,摘芽种畦内。蔓生,以竹或柴缘之。及夏至,剪取蔓枝,每一叶下截过节为苗,栽之沟塍,略如芋法,以薄草护日。 清·包世臣《齐民四术·农政》 【评】这种繁殖技术采用了摘芽育苗的方法,...

甘薯栽藤藏种

一法于八月中,拣近根老藤,剪七、八寸长,每七、八根作一小束。耕地作畦,将藤束栽畦内,如栽韭法。过月余,每条下(生)小卵如蒜头状,冬月畏寒,稍用草盖覆,至来春分种。若老条原卵在土中,无不烂坏。 明·王象晋《群芳谱》卷二《蔬谱·甘薯》 【评】这种繁殖方法把...

甘薯扦插

俟蔓生既盛,苗长一丈,留二尺作老根,余剪三叶为一段,插入土中,每栽苗相去一尺,大约二分入土,一分在外,即又生薯。随长随剪,随种随生,蔓延与原种不异。 明·王象晋《群芳谱》卷一《蔬谱》 剪茎分种法:待苗盛枝繁,枝长三尺以上者剪下,去其嫩头数寸,两端埋入土各...

御麦

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杆叶类稷,花类稻穗,其包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六 【评】玉米原产于美洲,明代时传入我国,这是一条最早的...

栽桑品字样

行欲小犄角,不用正相当。(相当者,则妨犁)。 北 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桑·柘第四十五》 栽桑之法,不宜太密,须隔五六尺而栽一株。(行行参错如品字样。) 清·沈练《广蚕桑说》 【评】“品字”样是古代栽桑最常用的形式,它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日光和地...

桑树压条

须取栽者,正月二月中,以钩弋压下枝,令着地。条叶生高数寸,仍以燥土壅之。(土湿则烂),明年正月中,截取而种之。(住宅上及园畔者,固宜即定;其田中种者,亦如种椹法,先概种二三年,然后更移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桑·柘第四十五》 【评】这是关于...

桑树育苗

若欲种椹子,则择美桑种椹。每一枚剪去两头,两头者不用,为其子差细,以种即成鸡桑、花桑,故去之。唯取中间一截,以其子坚栗特大,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故存之。所存者,先以柴灰淹揉一宿,次日以水淘去轻秕不实者,择取坚实者,略晒干水脉,勿令甚燥,种乃易生。...

桑树嫁接

接换之妙,(荆桑根株接鲁桑也。)惟在时之和融,手之审密,封系之固,拥包之厚,使不致疏浅而寒凝也。(春分前十日为上时,前后五日为中时,……然必待晴暖之日,以藉其阳和也。接不密则气液难通;拥包不固厚,则风寒入而害生也。果之一生者,质小而味恶;既一接之,则质硕...

桑树科斫

树桑,惟在稀科、时斫,(依时斫也。)使其条叶丰腴而早发,不致蚕之迟也。(稀则条自丰,叶自腴。今年科不过时,则长条丰美;明年之叶,自然早发而又腴润也。) …… 农语云:“锄头自有三寸泽,斧头自有一倍桑。” 《士农必用》引自《农桑辑要》卷三 【评】科斫也即修截...

桑树转盘

园内养成荆、鲁桑小树。如转盘时,于腊月内可去不便枝梢。小树近上留三五条:椀口以上树留十余条,长一尺以上,余者皆科去。至来春桑眼幼时,连根掘来。于漫地内,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步一树,相对栽之。(栽培浇灌如前法。桑行内种田,阔八步,牛耕一徼地也,行内相...

北方桑树压条

春气初透时,将地桑边傍一条,梢头截了三五寸,屈倒于地空处(多用栽子,多屈几条,随人所欲),地上先兜一渠,可深五指余,卧条于内,用钩橛子攀钉住,(条短则二个,长则三个。)悬空不令著土。其后芽条向上生,如细杷齿状。横条上,约五寸留一芽;其余剥去。(可饲小蚕。)至...

桑树插条法

插条法:墙围成圆,掘坑如地桑法。大叶鲁桑条上青眼动时,科条长一尺之上,截断两头烙过。每一坑内,微斜插三二条。待芽出,封堆虚土三五寸。每一根科止留一条,立秋可长数尺。次年割条叶饲蚕。(止怕当年三伏日,浇荫不阙,无不活者。畦内插亦可。)如当处无可采之条,...

桑树扦插

秋暮农隙时分,预掘下区,藉地气经冬藏湿,又分减栽时并忙。区方深各二尺之上,熟粪一二升,与土相和,纳于区内。土宜北高南下,以留冬春雨雪。腊月内,拣肥长鲁桑条三二枝,通连为一窠,快斧斫下。即将楂头于火内微微烧过,每四五十条与秆草相间作一束,卧于向阳坑内,(...

桑之种性

桑之种性,惟在辨其刚柔,得树艺之宜,使之各适其用。桑种甚多,不可遍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荆桑多椹 ,鲁桑少椹。叶薄而尖,其边有瓣者,荆桑也。凡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之类也。叶圆厚而多津者,鲁桑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之类也。荆之类,根固而心实,能久远,...

桑树修剪

嫩桑不必多留块磊,须尽截去。古云:“孝顺种竹,忤逆剪桑。”剪桑乃一件正经事,不甚费忙工夫,约一年要修剪四番。二叶初匀时,不可多打叶片,致嫩条软折。此时预防损抑,不免多留。种田毕,细看一番,但多留嫩条及新发丛叶,尽情裁去。到七月缚桑之际,凡根下细条及丫...

南方桑树压条

治地必宜压桑秧。盖桑秧出自已有,则易选择,而根干枝枝相似,随起随种,无不活者。……其法:宜新填地,或近水地埂,冬天挑稻秆泥一次。采叶之时,即留所欲压之条,使近乎地,俟叶头向上,而新条长,即埋入土中。黄梅浇粪一次;若以羊垃圾铺上更妙。六月浇一次,八月浇一...

桑树剪法

其剪法,纵不能如西乡“楼子”样,亦断不可如东乡“拳头”样。试看拳头桑,桑丁眼多,身如枯柴,一年缺壅,便不能发眼,即行闷死矣。“密眼桑”留半寸许,“五头”、“黄头”留二寸许,宁可有“油瓶嘴”,另日修剪可也。 清·张履祥《补农书》卷上 【评】宋元以前桑树...

纻亦麻也

纻亦麻也。科生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岁种也。荆扬之间,一岁三收。今官园种之,岁再割,割(刈)便生剥之,以铁若(或)竹,刮其表,厚皮自脱,但得其里韧如筋(筋)者,鬻(煮)之用缉,谓之“徽纻”。今南越纻布,皆用此麻。 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

苎麻种法

三、四月种子者,初用沙薄地为上,两和地为次;园圃内种之。如无园者,濒河近井处亦得。先倒土一二遍,然后作畦;阔半步,长四步。再一遍。用脚浮蹑,或杴背浮按稍实;不然,著水虚悬。再杷平。隔宿,用水饮畦;明旦,细齿杷浮耧起土,再杷平。随时用湿润畦土半升,子粒一合...

棉花

哀牢人……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于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 《后汉书·西南夷传》 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 、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梁书·西北诸戎传》 交...

栽木棉法

栽木棉法:择两和不下湿肥地,于正月地气透时,深耕三遍,盖调熟,然后作成畦畛。每畦,长八步,阔一步:内半步作畦面,半步作畦背。深斫二遍,用杷耧平,起出覆土,于畦背上堆积。至谷雨前后,拣好天气日下种。先一日,将已成畦畛,连浇三水。用水淘过子粒,堆于湿地上,瓦盆...

棉花北来

夫木棉产白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駸駸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名曰“吉布”,又曰“棉布。”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一九 【评】棉花在我国边疆地区的种植有悠久历史,宋元时期分西、南两路向内地传播,此为南路属亚洲...

植棉十四字诀

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五《蚕桑广类·木棉》 【评】这里对宋元以来的棉花栽培技术作了简明扼要而又系统的总结,是我国作物栽培技术史上的一个巨大成就。...

脍鱼炰鳖、烹茶尽具, 牵犬贩鹅,武都买茶。 汉《僮约》引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四二 【评】这表明西汉时茶不仅已作为饮料,且已作为商品。...

种茶

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壅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

茶树开畲

草木至夏益盛,……每岁六月兴工,虚其本,培其土,滋蔓之草,遏郁之木,悉皆除去,正所以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也。此之谓开畲。 宋·赵汝砺《北苑别录·开畲》 【评】开畲即给茶树松根除草和培土,以给茶树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这标志着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

种理茶树之法

种理茶树之法,其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即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除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芽,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 清·杞庐主人《时务通考》 【评】这里提出了依靠修剪、遮盖提高茶叶产量和...

甘蔗

《异物志》曰:“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为饴饧,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一○ 【评】...

烟草

万历末有携至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皆衔长管而火点吞吐之,有醉仆者。崇祯时严禁之,不止。其本似春不老,而叶大于菜,暴干以火酒炒之曰金丝烟,北人呼为淡把姑,或呼担不归,可以祛湿发散,然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忽吐黄水而死。 明·方以智...

牡丹之名

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撒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

种菊法

一曰养胎、二曰传种、三曰扶植、四曰修葺、五曰培护、六曰幻弄、七曰土宜、八曰浇灌、九曰除害。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广群芳谱》卷四八) 【评】这里总结了艺菊的九个要点,也适用于一般花卉栽培。...

菊之佳品

朱斗山云,凡菊之佳品,俟其枯,砍取带花枝置篱下,至明年收灯后,以肥膏地,至二月,即以枯花撒之,盖花中自有细子,俟其茁,至社日乃一一分种。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 【评】这表明宋时已有用有性繁殖培育菊花优良品种的技术。...

马塍艺花

凡花之早放者曰“堂花”。其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溲硫磺,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薰蒸,则扇之以微风;盎然盛春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若牡丹、桃、梅之类无不然。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六 【评】这里记载...

杨树

惠子曰:“必善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一人拨之,则毋生杨。” 《韩非子·说林上》 【评】这表明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采用了杨树扦插的无性繁殖方法。...

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楚辞·招魂》 [注]柘,王勉注曰:“薯蔗也,……取薯蔗之汁以为浆饮也。 【评】这是关于甘蔗的最早记载。说明中国甘蔗的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树木移栽

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小小栽者,不烦记也。)大树髡之,(不髡,风摇则死。)小则不髡。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摇则泥入根间,无不活者;不摇,根虚多死。其小树,则不烦尔。)然后下土坚筑。(近上三...

圆柏插条

二、三月桧芽蘖动时,先熟剧黄土地成畦,……斫下细如小指桧枝,长一尺五寸许,下削成马耳状。先以杖刺泥成孔,插桧枝于孔中,深五、七寸以上。栽宜稠密,常浇令润泽,上搭矮棚蔽日,至冬换作暖荫,次年二、三月去后,候树高移栽。 元《王祯农书·百谷谱》集之九 【评】...

乌桕嫁接

若收子即佳种,种出者亦不中用,必须接博乃可,未接者,江浙人呼为草臼。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八《种植》 【评】这表明明代已将传统的嫁接技术应用于乌桕生产、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油菜栽培

八月下种,九十月治畦,以石杵舂穴分栽,用土压其根,粪水浇之。若水冻,不可浇。至二月间,削草净,浇不厌频,则茂盛。苔长摘去中心,则四面丛生,子多。 明·邝璠《便民图纂》卷六《树艺类下一·油菜》 【评】这里记载了油菜的栽培技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了打苔摘...

丈菊

丈菊:一名西番菊,一名迎阳花,茎长丈余,干坚粗如竹,叶类麻,多直生,虽有傍枝,只生一花,大如盘盂,单瓣色黄,心皆作窠,如蜂房状,至秋渐紫黑而坚,取其子种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堕胎。 明·王象晋《群芳谱》卷三《花谱》 [注]丈菊,向日葵。 【评】向日葵是明代以后...

苕草

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 晋·郭义恭《广志》 【评】这是中国关于绿肥作物栽培的最早记载。说明早在1500多年以前就已开始了绿肥种植。...

种紫云英

种草(紫云英)之田,先时犁一次,耙一次,然后下种,下种宜漫撒,宜用猪骨灰拌之,其田有豆或麦,则用长锄拖沟,溜撒草种于沟内。夹沙有水田,则漫撒之,不拖沟。天旱须车水灌溉之,雨水太多,应开沟泄水不使淹坏。肥料宜乌灰一、二石,大肥十余石。 清·何刚德《抚郡农产...

蒲陶苜蓿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 《史记·大宛列传》 [注]蒲陶,即葡萄。 【评】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之后,西域和中原的物产交流日繁,苜蓿、葡萄就是此...

名果异树

于是庐桔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梓柰厚朴,樗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郁棣, 荔枝,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 制为美名以标奇丽。梨十:紫梨、青梨(实大)、芳梨(实小)、大谷梨、细叶梨、缥叶梨、金叶梨(出...

嫁枣振花

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不椎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去狂花。(不打,花繁,不实不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第三十三》 【评】嫁枣的目的在破坏韧皮部,阻止地上部养分的向下输送,以促进开花和果...

梨树插法

插 ① 者弥疾。插法:用棠、杜。(棠,梨大而细理;杜次之;桑梨大恶;枣、石榴上插得者,为上梨,虽治十,收得一二也。)杜如臂以上,皆任插。(当先种杜,经年后插之。主客俱下亦得;然俱下者,杜死则不生也。)杜树大者,插五枝;小者,或三或二。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

猕猴桃

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 唐·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全唐诗》卷一九八) 【评】这是有关中华猕猴桃人工栽培的最早文字。...

葡萄扦插

天宝中,沙门昙霄因游诸岳,至此谷,得蒲萄食之,又见枯蔓堪为杖,大如指,五尺余,持还本寺植之,遂活。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广动植之三·木篇》 【评】葡萄自西汉传入中国后,直到南北朝时期仍然采用种子繁殖。唐代已知应用葡萄藤蔓扦插繁殖。...

陈紫荔枝

其树晚熟、其实广上而圆下,大可径寸有五分,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膜如桃花红,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 宋·蔡襄《荔枝谱》第二(《百川学海·癸集》) 【评】宋代福州荔枝的产量及质量居全国第一,而其中...

洞庭柑桔

南方柑桔虽多,然亦畏霜,每霜时亦不甚收。惟洞庭霜虽多即无所损,询彼人云,洞庭四面皆水也,水气上腾,尤能辟霜,所以洞庭柑桔最佳,岁收不耗,正为此尔。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说略·庚集四卷》) 【评】利用湖泊对小气候的有利影响,驯化栽培柑桔,是柑桔栽培史...

苹果

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如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 明·王象晋《群芳谱》卷一《果谱》 【评】苹果,古称奈,一名蘋婆,在...

区种瓠法

区种瓠法,收种子须大者。若先受一斗者,得收一石;受一石者,得收十石。先掘地作坑,方圆、深各三尺。用蚕沙与土相和,令中半,著坑中,足蹑令坚。以水沃之。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复以前粪覆之。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

温室栽培

大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 《汉书·循吏传》 【评】这是关于蔬菜温室栽培的一条最早的记载。...

生姜催芽

三月,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牙生,可种之。九月,藏茈姜、蘘荷。其岁若温,皆待十月。 汉·崔寔(引自《齐民要术·种姜》卷三) 【评】这表明东汉时期已出现了蔬菜(生姜)的催芽技术。...

收瓜子法

收瓜子法:常岁岁先...

种瓜黄台头

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盐和则不笼死。先卧锄耧却燥土,不耧者,坑虽深大,常杂燥土,故瓜不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谚曰:“种瓜黄台头。”瓜生数叶,掐去豆。瓜性弱,苗不独生,故须大豆为之起土。瓜生不去豆,则豆反扇...

试韭子法

若市上买韭子,宜试之: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煮韭子,须臾芽生者,好;芽不生者,是浥郁邑。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韭第二十二》 【评】这里记载的种子发芽率检查法,也为现代实验科学所证实。它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温汤种瓜

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唐·王建《宫前早春》(《全唐诗》卷三○一) 【评】利用温泉种瓜是蔬菜栽培技术上的一大发明。...

种菌子

取烂枸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烂粪。取枸木可长六七尺,截断磓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布,土盖。水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仰杷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三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本自枸木,食之不损人。枸又名楮。 唐·韩鄂《四...

西瓜

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评】这是西瓜从回纥引种到中原地区的一条最早的记载,又是一条利用大棚种瓜的史料。...

鹅黄豆生

温陵(今福建泉州的别称)人前中元数日,以水浸黑豆暴之,及芽,以糖皮置盆内,铺沙植豆,及长则覆以桶,晓则晒之……色浅黄,名为“鹅黄豆生”。 宋·林洪《山家清供》 【评】鹅黄豆生即今之豆芽,豆芽的培植成功标志着蔬菜黄化技术的发明。...

韭黄

至冬,移根藏子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谓之“韭黄”,比常韭易利数倍,北方甚珍之。 元《王祯农书·百谷谱集之五》 【评】 韭黄的培育成功为蔬菜淡季的冬天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相马十大家

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是相口齿,麻朝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髭,许鄙相,投伐褐相胸胁,管青相膹肳,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后,凡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其所以相者不同,见马之一征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之长短。 《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