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古代诗文名篇 > 乐府民歌《子夜歌》

乐府民歌《子夜歌》

乐府民歌《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其 二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据影印宋本《乐府诗集》,下同)

《子夜歌》属于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类,现存歌辞四十二首,全部是情歌。据《宋书·乐志》记载: 《子夜歌》开始时是晋代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创作的,后来的有关典籍承袭了这一说法。《子夜歌》最初的作者究竟是否叫子夜值得怀疑,但可以肯定是晋代一位女子。这位无名女子在夜里等着她的情人来和她幽会,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她的情人没有来,这使她伤心、失望,于是唱起了哀苦缠绵的情歌。根据有关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子夜歌》在歌唱时是有和声的,它的和声是唱“子夜来”,这“子夜来”大约就是那位最初的作者所唱的一句歌辞。也是《子夜歌》的主要声调。《旧唐书·音乐志》说《子夜歌》“声过哀苦”,可见《子夜歌》的首创者晋代的那位无名女子唱出的那首情歌确实哀苦缠绵,极富感染力,因此,当时就被人传唱模仿,广为流传。这种歌曲首创者的名字已不可考,而其主要声调又为“子夜来”,人们就姑且把这位女子称作“子夜”,把她所创的这种歌曲称为《子夜歌》。

这两首《子夜歌》显然是以女子的口吻创作的。诗中的“郎”、“欢”都是女子对自己钟情的男子的称呼。

第一首,“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这位女子爱上了一位男子,渴望能和他结为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可是事与愿违,她的美好愿望无法成为现实:“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两句表面上是写织丝。“残机”是说残损的织机,将丝理好后放到残损的织机上去织,结果如何呢?当然无法织出完整成匹段的丝织品来。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实际这两句诗使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丝织品的“丝”和思念的“思”正好谐音。用“丝”来暗指对所爱男子的深切思念,构思巧妙。而后面一句“何悟不成匹”字面上承接了上句的字面意思仍在写织丝,可实际这里的匹段之“匹”也是双关语,用来隐喻男女匹配之“匹”。诗歌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手法使爱情不如意而产生的愁苦之情表现得含蓄婉转。

第一首《子夜歌》表现的是爱情不能如愿的痛苦,而第二首《子夜歌》则抒发了一位女子和情人分别时的痛苦。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男女双方彼此相爱,相会在一起自然是幸福的,但好景不长,两人不得不分离,今晚分别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再相会呢?看来这对情人的分离将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长时间的。这位女子盼望情人能尽快回到自己身边,“合会在何时?”语气中充满了离别的伤心,表现了对重新相会的渴望。然而事实又将如何呢?“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明灯照着没有棋子的棋盘,这和希望与情人早日团聚的心情有什么关系?看来有些费解。但读了下句后便恍然大悟了。这里也是有了谐音双关的表现手法。“悠然未有期”中的“悠然”谐“油燃”,日期的“期”谐棋子的“棋”,“悠然未有期”句承上句“明灯照空局”而来,是对上句的解释。根据上句,下句表面上该是“油燃未有棋”,而这正好是“悠然未有期”的谐音。此诗用这一谐音双关手法表达了相聚之日可能遥遥无期而产生的苦闷惆怅。

从这两首《子夜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创作手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是东晋和南朝乐府民歌中常见的手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乐府民歌《子夜歌》” 的相关文章

韩愈文《师说》6个月前 (10-16)
韦庄词《思帝乡》6个月前 (10-16)
尚书《无逸》6个月前 (10-16)
王维诗《渭川田家》6个月前 (10-16)
辞赋·九章《涉江》6个月前 (10-16)
拾遗记《翔风》6个月前 (10-16)
乐府民歌《西洲曲》6个月前 (10-16)
刘勰文《神思》6个月前 (10-16)
李商隐诗《隋宫》6个月前 (10-17)
庄子《养生主节录》6个月前 (10-17)
陶渊明诗《咏荆轲》6个月前 (10-17)
陶渊明诗《移居》6个月前 (10-17)
杨衒之文《永宁寺》6个月前 (10-17)
曹丕诗《燕歌行》6个月前 (10-17)
嵇康诗《幽愤诗》6个月前 (10-17)
元结文《右溪记》6个月前 (10-17)
孟郊诗《游子吟》6个月前 (10-17)
韩愈文《杂说》6个月前 (10-17)
陶渊明诗《杂诗》6个月前 (10-17)
刘桢诗《赠从弟》6个月前 (10-17)
搜神记《紫玉》6个月前 (10-17)
杨素诗《赠薛播州》6个月前 (10-17)
刘桢诗《赠徐幹》6个月前 (10-17)
韩愈文《原道》6个月前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