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古代诗文名篇 > 诗歌·顾炎武诗《精卫》

诗歌·顾炎武诗《精卫》

诗歌·顾炎武诗《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据四部丛刊本《亭林诗文集》,下同)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别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加入“复社”,初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斗争,失败后周游各地,考察边塞山川形势,一生不忘恢复。他倡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当时和后代影响很大。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在经学、音韵、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经世致用”,是有清一代朴学的奠基人。顾炎武同时是一位重要的作家,认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自觉地“为时”、“为事”而作。他的诗多写兴亡之事,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他是坚持抗清的民族志士,有渊博的学识和很高的文学修养。作品苍凉悲壮,真挚动人,加以用典贴切,笔力遒劲,风格高古,在清初卓然成一大家。

《精卫》是读者熟悉的一首诗。全诗可分为三段,前两段为问答之辞。

第一段开头两句说: 天地间万事多有不平,你为什么徒然地自讨苦吃,衔木填海呢? 下面两句具体地说明精卫的“空自苦”:以一寸之身衔木,已见其苦;“衔木互终古”,就更见其苦了。而且,以一寸之身,虽“衔木到终古”,也无法填平大海,岂不是“空自苦”? 问题提得尖锐,也似乎振振有辞。

第二段是精卫的回答。精卫斩钉截铁地宣告自己的志愿;“我愿平东海。”这个志愿是坚定的,乃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因此说:“身沉心不改。”下面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心不改”。联系前面四句来看,精卫的对答,似乎没有直接回答“尔何空自苦”的讽劝,它只是宣告自己的志愿。但是,既然平东海是自己的坚定不移的志愿,衔木是平东海的惟一手段,只要东海不平,就一定要“衔木到终古”,而无所谓“空自苦”。二者的分歧,正在于志愿的不同。

第三段是诗人对众鸟的评述。奔波忙碌的行为和渺小卑微的目的构成了明显的讽刺。它们是精卫的对比形象。

这首诗重点突出而又浑然一体。精卫的形象写得很突出,诗人完全舍弃了精卫的外状和身世的描述,只着力强调精卫的远大志愿和实现这个志愿的坚定信心。全诗的重点在第二段精卫的回答,明知目标难以实现却仍然奋斗不息,最充分地表现了精卫的精神境界的崇高。第一段的设问,烘托出精卫的境界;第三段写“西山衔木”的众鸟,它们的卑琐反衬了精卫的形象。全诗对话的应用,精卫和燕鹊的对比,令人读来饶有趣味。在语言的应用方面,第一、二段用整齐的五言句式,句子短,语气确定而沉着。“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都写得很有力量。第三段用七言句式,能够表达出复杂的感情,加上“呜呼”这个感叹词的应用和“君不见”这三个字的提领,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轻蔑和嘲讽。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和忧点,还在于托物寄兴。诗写于顺治四年,即公元1647年。当时清军在南方顺利推进,南明的福王、唐王政权都已相继失败,顾炎武的许多朋友如陈子龙、顾咸正、杨廷枢等也在斗争中殉难。尽管在东南沿海、西南边陲,还有抗清的力量在坚持,但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已经无法逆转。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下这首诗,明显地以精卫自喻,用精卫的坚贞不渝的精神,坚定不移的决心,表达自己反清复明的坚强意志: 永不动摇,永不屈服,虽舍死报国也在所不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诗歌的第一、第三部分,也相应地隐喻两种人。第一部分的发问者,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灰心丧气,无所作为,对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斗争的志士不理解,从个人的利害得失出发提出劝告:“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有人的认为: 发问人是屈从变节分子,用“万事有不平”为自己辩护,同时也企图以此来瓦解对方的斗志。这是不对的。“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正确地概括了精卫的不屈的意志和高昂的斗志,态度是令人钦佩和敬仰的。对这类人,需要进行民族气节的教育,精卫的回答也就是作者对这类人的教育。至于第三段的燕鹊,则用来比喻蝇营狗苟、投降清朝、求官谋位的士大夫,诗人对他们加以嘲讽,表示了极大的蔑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诗歌·顾炎武诗《精卫》” 的相关文章

韩愈诗《山石》7个月前 (10-16)
辞赋·九歌《山鬼》7个月前 (10-16)
韦庄词《思帝乡》7个月前 (10-16)
杜甫诗《望岳》7个月前 (10-16)
尚书《无逸》7个月前 (10-16)
何逊诗《相送》7个月前 (10-16)
辞赋·九章《涉江》7个月前 (10-16)
李白诗《蜀道难》7个月前 (10-16)
乐府民歌《西洲曲》7个月前 (10-16)
刘勰文《神思》7个月前 (10-16)
左思诗《咏史》7个月前 (10-17)
李商隐诗《霜月》7个月前 (10-17)
白居易词《忆江南》7个月前 (10-17)
李白词《忆秦娥》7个月前 (10-17)
高适诗《燕歌行》7个月前 (10-17)
高适诗《营州歌》7个月前 (10-17)
杨衒之文《永宁寺》7个月前 (10-17)
聂夷中诗《咏田家》7个月前 (10-17)
元结文《右溪记》7个月前 (10-17)
词·醉落魄《咏鹰》7个月前 (10-17)
孟郊诗《游子吟》7个月前 (10-17)
韩愈文《杂说》7个月前 (10-17)
曹丕诗《杂诗二首》7个月前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