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古代诗文名篇 > 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文学作品表现离别的题材,大多是诉说离人和送别者难分难舍的心情,蒙上“黯然销魂”的感情色彩。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可以说这是离别题材里的典型情绪。送别诗也是这样。例如,从《诗经》里的“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到古诗里的“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旧题《李陵送苏武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追求着新的审美情趣,写得意境恢宏、胸襟开阔、气慨豪迈、音节爽朗,真是一首很出色也很有特色的送别诗。

诗从送别的地点落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诗人站在京城郊外,看到雄伟的长安城为辽阔的三秦之地所拱卫;向远处眺望,在风烟迷蒙的地方便是蜀川的“五津”,点出杜少府赴任的地点。从长安到蜀地,路途遥远,人的视力是无法望到的,这完全是艺术想象之词;通过想象,无限止地延伸了视觉功能,缩短了送别地和赴任地的空间距离。后来,李白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其艺术和想象表现手段即自王勃诗化出。首联二句,意境开阔,将题面的意思全部写出,虽然仅仅描写了两地的形胜,但着一“望”字,千里远眺,不言送别而送别之意已自言外得之。颔联以散句上承,句法起了变化,表现方法也由写景改成抒情。“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说我今朝与你离别,同样都有游宦人的情意。王勃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宦游”即来长安任职,今天送杜少府到蜀地做官,真是“客中送客”,比一般送别诗的诗意更深一层。这里,诗人安排了两个联结纽带: 感情的一致(“与君离别意”)和处境的一致(“同是宦游人”),将自己和杜少府的心贴近了,也将远隔千里的距离缩短了。因此,很自然地逗引出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意,这一联上下句是因果关系,十字一意,应作一句读,宋人称之为“流水对”,艺术性极高。尽管它们自曹植《赠白马王彪》的诗句中化出,但是更显得精简、明快、富有节奏感。二、三联既对杜少府敞开心扉,坦诚相见,又对他进行了情深意长的宽解和安慰,情感的真挚和哲理的深邃,如水乳一般交融起来,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句,更是有口皆碑。诗的前六句意境阔大,情调开朗,友情深厚。因此,结尾处写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样的诗句来,实在是水到渠成,完全扫除了送别诗“流泪”、“伤感”的余习,一反离愁别恨的常调。开篇为全诗蓄势,中间二联,直抒情怀,尾联从正面进行劝勉,深化诗意,全诗艺术结构完整缜密。

王勃十七岁应“幽素科”及第,二十岁前后任沛王府修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正作于这个时候。其时,他受到沛王李贤的赏识和器重,少年得志,因而能写出这首境界壮阔、情调昂扬的送别诗。从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看,这是一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表明了王勃在唐代新体诗形成阶段所作出的努力。全诗抒发对朋友的真情实感,从胸臆中流出,没有丝毫宫廷式的赞美和矫饰,脱净了宫廷诗的格调,为初唐诗坛的改革倡导刚健诗风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的相关文章

韩愈诗《山石》6个月前 (10-16)
杜甫诗《望岳》6个月前 (10-16)
刘勰文《神思》6个月前 (10-16)
庄子《养生主节录》6个月前 (10-17)
庾信赋《小园赋》6个月前 (10-17)
冯延巳词《谒金门》6个月前 (10-17)
杨衒之文《永宁寺》6个月前 (10-17)
乐府民歌《子夜歌》6个月前 (10-17)
嵇康诗《幽愤诗》6个月前 (10-17)
杜牧诗《早雁》6个月前 (10-17)
曹丕诗《杂诗二首》6个月前 (10-17)
张志和词《渔歌子》6个月前 (10-17)
李贺诗《致酒行》6个月前 (10-17)
李煜词《虞美人》6个月前 (10-17)
刘桢诗《赠徐幹》6个月前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