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经典文言文翻译 > 旧唐书·张延赏传

旧唐书·张延赏传

原文: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
    是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庐,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
    数年,改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以兵入成都为乱,延赏奔汉州,将戍将讨之。是月,斩朏及同恶者。先是兵革屡扰,自天宝末杨国忠用事南蛮,三蜀疲弊。其后崔宁复侈靡,故蜀土残弊。延赏薄赋约事,动遵法度,仅至庶富焉。建中末,驾在梁州,倚剑南蜀川根本。
    贞元元年,以宰相刘从一有疾,诏征延赏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赏与李晟不协,晟表论延赏过恶,改授左仆射。初,大历末,吐蕃寇剑南,晟领神策军戍之,旋师,以成都官妓高氏归。延赏闻而大怒,即使将吏令追还焉。晟颇衔之,形于词色。
    三年正月,会浙西观察使韩滉来朝,滉尝有德于晟,因会宴说晟使释憾,遂同饮极欢,请晟表荐延赏为相,晟然之,于是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延赏当国用事,晟请一子聘其女,延赏拒而不许。晟谓人曰:“武人性快,若释旧恶于杯酒之间,终欢可解。文士难犯,虽修睦于外,而蓄怒于内。今不许婚,衅未忘也!”无几,延赏果谋罢晟兵权,时议非之。
    贞元三年七月薨,年六十一,赠太保,赙礼加等,谥曰成肃。史臣曰:延赏博涉经史,达于政事,然以私害公,罢李晟兵柄,非守正中立者也。(选自《旧唐书》)

译文:
    张延赏是中书令张嘉贞的儿子。大历二年,被任命为河南尹,充任各道的营田副使。张延赏为官勤恳,是下级的表率,为政崇尚简明,疏通河渠,修筑宫庙,于是流民多来归附,辖地又逐渐恢复完整。
    这一年天旱歉收,百姓有逃荒到其他地方去的,有的官吏就把他们抓起来。张延赏说:“食物,是人所依赖生存的东西,到那里去可以生存,能够使我们的百姓存活,又为什么要限制他们到那里去呢?”(张延赏)就(让人)准备了船只送他们回去,并让官吏为他们修葺房屋,停止追收他们欠下的债务,百姓们就安定了。因此,虽然年成不好却没有抱怨的百姓。
    几年后,改任检校兵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建中四年,西山兵马使张朏(fěi)率兵攻入成都作乱,张延赏奔赴汉州,督率戍守的将领讨伐张朏。这个月里,斩杀张朏和跟他一起为恶的党羽。在这之前,兵乱多次侵扰蜀地百姓,自从天宝末年杨国忠在南方蛮地主政以来,三蜀地方疲弱破败。此后崔宁又奢侈靡乱,所以蜀地更加残败困乏。张延赏减收税赋,简明政事,行事遵守法度,蜀地几近繁华富庶了。建中末年,圣驾在梁州,把剑南蜀地当作国家可以依仗的根本。
贞元元年,因为宰相刘从一得了病,朝廷征召张延赏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延赏和李晟(shèng)关系不好,李晟就向朝廷上表述说张延赏的过失和错误,朝廷改授张延赏为左仆射。当初,大历末年,吐蕃人入侵剑南,李晟带领神策军戍守蜀地,回师的时候,带着成都官妓高氏回去。张延赏听到后很生气,立即派遣军官,让他们把高氏追了回去。李晟因此非常恨他,愤怒之情表现在语言和神色上。
    贞元三年正月,正赶上浙西观察使韩滉(huàng)入朝,韩滉曾经对李晟有恩德,于是趁相聚宴饮的机会劝说李晟,让他消除怨恨,于是李晟跟张延赏一起饮宴,极其欢愉,韩滉请李晟上表推荐张延赏做宰相,李晟同意了这件事,于是朝廷重新加封张延赏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到张延赏执掌国事之后,李晟请求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娶张延赏的女儿,张延赏拒绝了。李晟对人说:“我们武人性情爽快,如果说在酒宴上消除旧怨,欢宴结束就可以消解。文人难以触犯,虽然在表面上修好和睦,却在内心积蓄着怒火。现在不答应婚事,是还没有忘记嫌隙(仇隙)啊。”时间不久,张延赏果然谋划罢免了李晟的兵权,当时的议论认为张延赏做的不对。
    贞元三年七月死去,时年六十一岁,被追赠太保,丧仪加等赏赐,赐谥号成肃。史官说:张延赏广博地涉猎经史,政事上练达通晓,但是因为私情而损害公事,罢免了李晟的兵权,不是恪守正道、立身中正的人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旧唐书·张延赏传” 的相关文章

父子性刚(广笑府)12个月前 (05-15)
宫之奇谏假道(左传)12个月前 (05-15)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12个月前 (05-15)
汉书·陈万年教子12个月前 (05-15)
游龙井记(秦观)12个月前 (05-15)
宋史·寇准传12个月前 (05-16)
魏书·李冲列传12个月前 (05-16)
严祺先文集序|归庄12个月前 (05-16)
书褒城驿壁|孙樵12个月前 (05-16)
匡衡勤学|葛洪12个月前 (05-16)
后汉书·李膺传12个月前 (05-17)
三国志·贾诩传12个月前 (05-17)
周书·辛昂传12个月前 (05-17)
三国志·吴书·贺齐传12个月前 (05-17)
白居易传(辛文房)12个月前 (05-17)
谏论(苏洵)12个月前 (05-17)
宋史·陶榖传12个月前 (05-18)
晋书•谢玄传12个月前 (05-18)
吴顺恪六奇别传12个月前 (05-18)
宋史·陈尧佐传12个月前 (05-18)
旧唐书·刘审礼传12个月前 (05-18)
前辈勤学(罗大经)12个月前 (05-18)
宋史·李绚传12个月前 (05-19)
瘞旅文(王守仁)12个月前 (05-19)
后汉书·刘宠传12个月前 (05-19)
大义感人(洪迈)12个月前 (05-19)
三国志·仓慈传12个月前 (05-19)
旧五代史·李琪传12个月前 (05-19)
后汉书·赵咨传12个月前 (05-19)
三国志·温恢传12个月前 (05-19)
醉白堂记(苏轼)12个月前 (05-19)
史记·萧相国世家12个月前 (05-20)
南史·褚彦传12个月前 (05-20)
后汉书·蔡茂传12个月前 (05-20)
旧唐书·沈法兴传11个月前 (05-20)
金史·刘筈传11个月前 (05-20)
元史·廉希宪传11个月前 (05-20)
宋史·李沆传11个月前 (05-20)
隋书·周法尚传11个月前 (05-20)
陈书·何之元传11个月前 (05-20)
宋史·俞献卿传11个月前 (05-20)
明史·周瑄传11个月前 (05-20)
明史·李侃传11个月前 (05-20)
魏书·张衮传11个月前 (05-20)
新唐书·李籓传11个月前 (05-20)
新五代史·李严传11个月前 (05-20)
魏书·于烈传11个月前 (05-20)
琅嬛福地记(张岱)11个月前 (05-21)
史记·乐书11个月前 (05-21)
苏轼《养生》11个月前 (05-21)
三国志·吴书·朱治传11个月前 (05-21)
欧阳晔传11个月前 (05-21)
梁书·柳庆远传11个月前 (05-21)
旧唐书·薛元超传11个月前 (05-21)
新唐书·张柬之传11个月前 (05-21)
明史·罗伦传11个月前 (05-21)
宋史·谢绛传11个月前 (05-21)
马中锡《中山狼传》11个月前 (05-21)
新唐书·刘蕡传11个月前 (05-21)
新五代史·王景崇传11个月前 (05-22)
明史·孙振基传11个月前 (05-22)
宋史·蔡襄传11个月前 (05-22)
明史·沈纮传11个月前 (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