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黄景仁《少年行》

黄景仁《少年行》

黄景仁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这是诗人的早年之作,诗中充满豪气,与他后来“如咽露秋虫,舞风病鹤”(洪亮吉《北江诗话》)的多数诗篇判若两人。《少年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类,本出于《结客少年场行》,多咏年轻人轻生仗义、任侠游乐之事。此诗抒写了向往建功立业的豪情,风格明快,意境壮美。

前两句直吐怀抱。“作健”,成为一个健儿,语本北朝民歌《企喻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诗人认为,“沙场”是他杀敌报国、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选择。唯其如此,他想象当自己在接战的前沿戍守与战斗时,登高望远,只会目光向前,而决不致回头望乡、作感情脆弱的儿女之态。这两句感情磅礴,一气呵成,在同一主语下,连用“作”、“向”、“登”、“望”等富于动态性的词,一个行进中的胸怀大志的诗人形象宛然在目。如果说前两句还只是在直抒时带出诗人的自我形象,那么,后两句的笔墨就全集中在诗人自我形象的刻画上了。后两句也是诗人的想象之词。“太白”,山名,在今陕西省的周至、眉县、太白等县间。俗语说:“武功太白,去天三百。”这里的“天尺五”,也是山高近天的意思。诗人想象自己正宝刀在手,站在高高的太白山上,几乎头顶青天。其时,月色朗朗,月光刀光彼此辉映,分外明亮。诗人为自己塑造的是一个高大光辉的理想化的形象。为了突出形象之“高”,让人物站在以高闻名的太白山上;为了强调其高,连用了两个“高”字,又用了表示距离的数量词“天尺五”加以具体化。为了突出形象之光辉照人,不仅让人物手握光可鉴人的宝刀,而且又让明月照临,使人物形象更加光彩焕发。

黄景仁生于社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乾隆盛世,表面繁荣的景象使他对实现理想抱有希望;在唐代诗人中,他又最推崇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是在他前期创作中出现了《少年行》这样格调昂扬、意境壮美、充满奇思异想的浪漫主义的诗篇。而当他入世渐深,看到了现实的种种弊端,也看清了个人“才高不遇,孤客酸辛之况”(洪亮吉《北江诗话》)时,诗作的理想色彩渐淡,内容变为多写愁苦,情调也变得凄婉感伤了。前人概论黄景仁的诗为:“黄生抑塞多苦语,要是饥凤非寒虫。”(张维屏《题黄仲则诗集》)又说:“生平于功名不甚置念,独恨其诗无幽并豪士气。”(洪亮吉《国子监生武英殿书签官候选县丞黄君行状》)唯其如此,表现了独特风貌的《少年行》更值得我们珍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黄景仁《少年行》”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杜牧《读韩杜集》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吴伟业《采石矶》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邓肃《花石诗四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文姬《沙上鹭》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来鹄《云》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孟云卿《寒食》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李白《越中览古》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吴伟业《伍员》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葛鸦儿《怀良人》7个月前 (10-07)
高蟾《金陵晚望》7个月前 (10-07)
郑谷《席上贻歌者》7个月前 (10-07)
李益《从军北征》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怨》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
厉鹗《春寒》7个月前 (10-07)
吕本中《木芙蓉》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