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李益《上洛桥》

李益《上洛桥》

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这是诗人登上洛阳桥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感怀诗。

“洛阳桥”,即天津桥,其故址在洛阳市西南洛河之上。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迁都,认为洛河从国都穿过有“天汉津梁”气象,因建此桥,名日“天津桥”。在唐代,此桥一直是著名的风景胜地,因此诗人登桥而观赏风景是很自然的。

前两句写洛桥一带风景的极其秀美。“金谷园”,是晋代石崇(249—300)于太康年间(280—289)在洛阳市西北金谷修建的一座别墅,富丽豪华,景色秀美。这里的“金谷园”不可看得太实,一方面李益(748—827)与石崇上下相差400余年,其间人世沧桑,变化剧烈;另方面洛桥位于洛阳西南,而金谷园则地处洛阳西北,两地相距遥遥,目力恐怕很难企及。这里搬用金谷园其名,其用意无非是极写洛桥一带风景的特别秀美而已。诗人描写“金谷园”,不写其屋舍的华美,不提其流水的潺湲,单状其柳姿的妩媚婆娑,想来是有其深意的。所谓“春来似舞腰”,即其在春风轻拂下缓缓飘动,恰似美人舞动的腰肢;诗句以外的意思则是:那美人舞动的腰肢多像轻轻飘动的柳枝!在这里诗人是把“人”和“柳”糅合在一起来描写的,而这一切又都细缊着一片春之气息。洛桥的“风景”可说被诗人写活、写尽了。

第三句,诗人没有沿着前面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顺势写其如痴如醉神态,而是笔锋陡转,猛然透出一股酸楚凄凉。“堪”,能忍受。此句意思是:怎么忍受得了“好风景”的强烈刺激呢?

第四句一个“独”字终于道出了其中全部因由。形单影只,灵魂孤独,和洛桥那和煦温暖的总体气氛形成了鲜明对照,产生了强烈反差。究竟是由于个人生活潦倒落魄而造成了形体的孤独呢,还是由于报国无门而感到一种知遇无人的人生孤独?抑或是由于受到邪恶小人的排挤打击而感到了一种灵魂的孤独?这些,无疑应当作进一步具体的索解;然而无论怎么说,诗人心灵世界正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猛烈袭击的总体趋势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无怪洛桥如画的旖旎风光不仅使其心灵得不到任何愉悦,反而感到一种更大的孤独。

诗人传递感情,善于将热烈和冷寂、欢快和凄凉、总体和个体气氛的不和谐这样两种完全抗逆的色彩对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缠绵悱恻、低回不尽的独特格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李益《上洛桥》” 的相关文章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李涉《润州听暮角》7个月前 (10-06)
贾岛《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司空曙《金陵怀古》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杜甫《八阵图》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花卿》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高适《营州歌》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吴伟业《采石矶》7个月前 (10-06)
高鹗《古剑》7个月前 (10-06)
邓肃《花石诗四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皮日休《汴河怀古》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龚自珍《漫感》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王安石《北山》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葛鸦儿《怀良人》7个月前 (10-07)
许浑《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薛涛《筹边楼》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李端《拜新月》7个月前 (10-07)
李益《从军北征》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岑参《春梦》7个月前 (10-07)
蒲松龄《采莲曲》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