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李益《水宿闻雁》

李益《水宿闻雁》

李益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李益于贞元十八年(802)从扬州逆长江西上到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水宿”,即住“宿于水上”(舟中)。诗人晚上正在长江舟中安歇,一声声鸟叫声突然将其从睡梦中惊醒,透过船窗,他猛然发现,原来是第一批南归大雁成双成队地鸣叫着从眼前掠过;及至这时他才讶然意识到,窗外的风和水也一下子进入了秋天,带上了秋的特色。诗歌通过副词“忽”和动词“惊”将诗人发觉秋天突然降临时的惊讶、焦虑、紧迫、空落等复杂心绪活脱脱地表现了出来。第二句也有作“惊秋风水凉”的,这样虽然也讲得通,而且其意思似乎更加通俗显豁,但我以为,还是说成“惊秋风水窗”好:(1)同样能够讲得通,而且秋风、秋水本来就具有凉意,因此专门再着一“凉”字倒显得累赘直白,这不符合李益一贯的艺术追求;(2)更加符合生活实际,尤其结合后两句对翻身爬起走出舱外动作的描写更可看出,诗人对第一批南归大雁的发现,对秋风、秋水的感觉,只能是在舱内通过船窗口捕捉外界现实的结果。

总之,诗的前两句通过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表象艺术地说明:生命短促,时不我待,从而造成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秋天的突然到来,对于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来说,无异于一声断喝。他再也无法安然入睡了,于是起身走出舱外要认真思考一下今后的打算了。第三句说“人自起”的原因是由于“夜长”;其实不是“夜长”,而是一种建功立业意识在困扰他.提醒他和督催他,使他再也无法安睡。然而当他一旦走出舱外,却只有满天“星月”洒满空荡荡的长江,一种孤寂感不禁油然而生。他重又体验到了人世的悲凉和生活的苦闷,然而却不是颓唐消沉。因为我们从诗的字里行间分明感到了一种紧迫感,这种苦闷只是紧迫感压逼下的苦闷,是对没有更大作为的自疚,和那种消极颓唐情绪风马牛不相及。

这是一首充满抒情意味的叙事诗。作品通过两组真实艺术细节的铺叙,生动表现了诗人焦急而苦闷的心绪,在叙事和抒情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一种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李益《水宿闻雁》”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子兰·《襄阳曲》7个月前 (10-06)
罗隐《炀帝陵》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华州西》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高鹗《古剑》7个月前 (10-06)
王维《相思》7个月前 (10-06)
秦观《邗沟》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钱珝《未展芭蕉》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韩愈《湘中》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张文姬《溪口云》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张问陶《阳湖道中》7个月前 (10-07)
马君武《岚山观樱》7个月前 (10-07)
惟则《湖村庵即事》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