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雍陶《题君山》

雍陶《题君山》

雍陶

风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君山在洞庭湖中。相传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赶到洞庭,泪洒九嶷,后投湘水而死,成为湘水之神,俗称湘君。《水经注》说:二妃“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而君山为“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

洞庭湖烟波浩淼,气象万千。有时气蒸云梦,波撼岳阳;有时则风波不动,湖水悠悠。诗人来游洞庭时,正逢上一个绝好的天气,潭面无风,湖平如镜,唯君山山影倒映湖中,又深又重,故曰“风波不动影沉沉”。“影沉沉”三字落笔擒题,是“题君山”从山影切入,构想新颖。二句“碧色”为湖水颜色;“翠色”是君山倒影之色。诗人观察十分细致,碧绿色的湖水不及青翠的山影深重,既补足首句“沉沉”,又顺手将水色引入作比,不仅使湖光山色相互辉映,且以“全无”二字突出了君山山色之为水色所不及。见得君山是主,湖水为宾,以湖光衬山色,进一步扣紧了题意。张说《送梁六》云:“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这是从岳阳远望君山。刘禹锡《望洞庭》也是“遥望洞庭山水翠”。两诗均自湖岸远眺君山。而雍陶之“题”君山,则是身处君山之中,所以能近见“碧色全无翠色深”的佳境。

三、四句将湘君的神话传说融入洞庭的湖光山色之中,设想十分奇特。《事物绀珠》云,君山“状如十二螺髻”。原来唐代仕女好结发为髻,形似螺壳,为名螺髻。诗人站在君山之上,俯视山形倒影,水底峰峦缥缈,其状如螺壳旋叠,正像女子的螺髻一般。诗人由此而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湘君,得到了灵感:这君山莫不是湘君梳洗的地方?你看水中的倒影,不就是她镜中的青黛螺髻吗?于是湖光山影幻化成美丽的仙境:沉静的君山,是湘君的仪态;青翠的山色,是湘君的容姿;环叠的峰峦,是湘君的螺髻。山乎,人乎;人乎,仙乎;水乎;镜乎?诗人把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君山的优美景色融合为一,极尽空灵缥缈之致。稍后的皮日休就从这里受到启发,获得了灵秀之句:“似将青螺髻,撒入明月中”(《缥缈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雍陶《题君山》”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罗隐《炀帝陵》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李涉《润州听暮角》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高适《营州歌》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来鹄《云》7个月前 (10-06)
曹邺《官仓鼠》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韦应物《登楼》7个月前 (10-06)
龚自珍《漫感》7个月前 (10-07)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何景明《竹枝词》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薛涛《筹边楼》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李端《拜新月》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皇甫冉《送王司直》7个月前 (10-07)
蒲松龄《采莲曲》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
厉鹗《春寒》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