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王安石《题齐安壁》

王安石《题齐安壁》

王安石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薰。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

这是作者题在齐安壁上的一首五绝。齐安,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壁,墙壁,这里指的是驿馆的墙壁,还是村店的墙壁,诗人没有明说,对理解诗意也无甚妨碍,可以不必深究。

通首全写眼前所见春日晴明的景色。首句从高处、远处着笔:“日净”,说明天气晴好;“山如染”,说明远山清晰,仿佛是染上了青翠的颜色——而这正是由于“日净”才产生出如此视觉效果的。第二句从低处、近处着笔:“风暄”,意为风暖;“草欲薰”,意为青草即将发出芳香。两句说明人们从对风的触觉和对草的嗅觉中,都感到春意已经降临大地;而草之所以能够很快发出芳香,则是“风暄”的结果。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为此句之所本。第三句写残梅。“残”,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剩余。“雪”,指梅花,作者另一首五绝《梅花》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之句可证。梅树枝头只剩下几朵白色的梅花,说明冬日已去。末句写垅间青麦。“涨”,有蓬勃生长的意思。风和日暖,麦苗迅速茂密地钻出地面,放眼望去,一行行,一垅垅,就像是长长的溪上的云,说明春日已来——两句互为反衬,都是从平视的角度写所见的中景。

这首诗篇幅虽短,在艺术上却有不少可以称道的地方。“残”、“涨”等动词,使被描摹的物体呈现动态,很富形象性。前二句和末二句互为对仗,在绝句创作中较少见到,像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是罕见。此篇虽不如杜诗有名,但在工稳的对仗中,能将春日郊原所见的远、中、近景形象地组合成一幅使人身临其境的画面,也绝非易事。第三句按诗律应作“平平平仄仄”,现在“数”字是仄声字,于律稍有不合。大约因为很难改换一个平声字,而且也还不属于“三平调”(律诗结尾三字都是平声字)那样的诗家大忌,所以作者便只得仍之了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王安石《题齐安壁》” 的相关文章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李涉《润州听暮角》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李华《春行寄兴》7个月前 (10-06)
司空曙《金陵怀古》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薛道衡《人日思归》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王维《相思》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祖咏《终南望余雪》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狄归昌《题马嵬驿》7个月前 (10-06)
钱珝《未展芭蕉》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吴嘉纪《绝句》7个月前 (10-07)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龚自珍《漫感》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何景明《竹枝词》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葛鸦儿《怀良人》7个月前 (10-07)
郑谷《席上贻歌者》7个月前 (10-07)
唐彦谦《小院》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李端《拜新月》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