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李商隐《霜月》

李商隐《霜月》

李商隐

切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这首小诗,不但生动地展示了霜天夜月一片空明澄澈的自然美,而且象征性地表现了一种“耐(宜)冷”的精神美与人格美,称得上是一首寓有“高情远意”之作。

首句从听觉角度点明时令。陶诗有“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之句,义山此句似括其意,但与陶诗之重在表现对深秋肃杀清寥景象的感受者意味小异,从“初闻”、“已无”的对映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深秋的高远寥廓、清净绝喧怀有一种欣赏的感情。次句转从视觉角度写秋夜高楼遥望之景。“水”系暗写霜、月。秋夜明净无尘,皎洁的月光像无边无际的水波充盈于天地之间,而白色的霜华与月光又浑然一色。“水接天”正是霜华月光似水一色在诗人眼中所引起的幻觉式感受。这里所展示的高远寥廓、空明澄澈的境界,正为后两句神话式的想象创造了意念飞跃的条件。何焯说“第二句先虚写霜、月,最接得妙。”大约就是有见于此。

三、四句将眼前霜月交辉的景象进一步幻化为霜神青女和月神嫦娥在“月中霜里”竞美斗妍的场景,并赋予她们“俱耐(宜)冷”的精神性格。不仅将静景写得极富生趣,而且象征性地显示了一种特殊的美。这是一种与清冷的环境相称的高洁素雅的意态风神之美,一种环境越是清冷就越富于生气神采的精神之美和人格之美。诗人通过奇幻的想象,寄寓了自己对这种超凡脱俗、不畏清冷的精神人格的向往追求。如果说《嫦娥》诗中还流露了较浓厚的孤寂感,那么《霜月》则似乎要通过对理想的精神人格的追求来克服这种孤寂感。

作为一首写景咏物与抒怀密切结合的诗,《霜月》的显著特征是略貌取神,以象征笔意抒写主观感受,而不去对霜、月作具体细致的描绘刻画。诗人将自己的独特感受注入客观物象,着意表现霜月之夜内在的生命力和精神气韵,遂使这首诗成为诗人高情远意的成功寓托和诗意象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李商隐《霜月》”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子兰·《襄阳曲》7个月前 (10-06)
韦庄《金陵图》7个月前 (10-06)
罗隐《炀帝陵》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李涉《润州听暮角》7个月前 (10-06)
杜牧《读韩杜集》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李约《观祈雨》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高适《营州歌》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皮日休《汴河怀古》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曹邺《官仓鼠》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吴嘉纪《绝句》7个月前 (10-07)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高蟾《金陵晚望》7个月前 (10-07)
张文姬《溪口云》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李益《从军北征》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
张问陶《阳湖道中》7个月前 (10-07)
叶绍翁《田家三咏》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