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罗与之《寄衣曲》

罗与之《寄衣曲》

罗与之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

若无鸿雁飞,生离即死别。

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

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

在古代,妻子为奔赴疆场的丈夫送寒衣,经常出现在诗人笔端。谢惠连《捣衣》中写道:“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李白《子夜吴歌》云:“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里两首《寄衣曲》,有继承传统的一面,即第一首表达的思妇对征夫的思念深情;有发展创新的一面,即第二首表达的思妇鼓励征夫固守边境的爱国主义思想。

“忆郎赴边城,几个秋砧月。”这是说时光流逝,回想丈夫戍边杀敌,已经好几个年头了。年年秋天送寒衣,现在又该准备了。这里暗用李白《子夜吴歌》的《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既表示时间推移,年复一年,又表示分别已久,思念情深。几年离别,相见无缘,如何维系深情?只是凭借鸿雁往还,一纸书信。假如连这一点都失去了,生离也就成了死别,真是“家书抵万金”啊。离别的痛苦,深沉的相思,迸发出如此沉痛的呼喊。

第二首的开端是思妇寄寒衣时的表白:“此身傥长在,敢恨归无日。”只要自己活在人世,永远等你归来;虽然相见无期,依依深情决不改变。这是在感情上安慰丈夫,让他安心御敌。理解了这层意思,对“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才不会引起突兀之感。由安慰进到激励,愿丈夫全力以赴,捍卫边防,严密无隙,决不给敌人以任何可乘之机。个人的情爱升华为卫国之心,提高了诗篇的社会意义。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生当南宋后期,面对全国与蒙古贵族的威胁,国家危亡有切肤之痛,爱国热忱油然而生,传统的思妇之辞也就注入卫国抗敌的新内容。在艺术上,以密密的衣缝喻铁壁铜墙的边防,贴切而又自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罗与之《寄衣曲》” 的相关文章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杜牧《读韩杜集》7个月前 (10-06)
贾岛《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杜甫《八阵图》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花卿》7个月前 (10-06)
高鹗《古剑》7个月前 (10-06)
王维《相思》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钱珝《未展芭蕉》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皮日休《汴河怀古》7个月前 (10-06)
韦庄《梦入关》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曹邺《官仓鼠》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塞尔赫《白芍药》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何景明《竹枝词》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葛鸦儿《怀良人》7个月前 (10-07)
郑谷《席上贻歌者》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许浑《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
张问陶《阳湖道中》7个月前 (10-07)
厉鹗《春寒》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赵佶《在北题壁》7个月前 (10-07)
郑谷《十日菊》7个月前 (10-07)
无名氏《题玉泉溪》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木兰庙》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