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裘万顷《早作》

裘万顷《早作》

裘万顷

井桐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这首诗写天方破晓时景象,全诗四句都侧重于从感觉效果上来突出天色放亮时的特征。诗人选取的是深秋时节的早上,从整个气氛和环境背景的选取上,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当时情形:早上起来,秋景无限,一片萧索和冷落中浸透着瑟瑟寒意。这时候,自然在人的听觉和视觉里会形成一种层叠相一的印象,格外地宁静和明晰。因而诗人的《早作》也是倾其笔墨于这一印象之上。

“井桐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这是一早所看到的最直接的景象。井边梧桐树上的枯叶在冷风中慢慢地飘落了,在这宁静的清晨,即使它落地声音那般细小,仍让人感到一种内心的惊动,仿佛大自然有意识借此传递寒秋的信息。“篱菊缄香待晚晴”。缄,是包扎住的意思。养在竹篱中的菊花,在这清秋的早晨,尚未见到太阳,所以没有香气,仿佛是有意包扎封锁了香气,等到午间日出。这些均写眼前近景。后面两句是写远景,“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北斗星座随着天色破晓而渐渐倾斜,澄波闪耀的银河,在晓色中显得越来越淡,即将隐去。远处,在天和地相连的地方,一座座山峦背依着青天,在视野的尽头构成了一条苍青色的起伏交错的曲线,可以听到一阵阵的寒鸦声,在无边的秋色中传来。

诗人创作是以视觉为主的。而其视觉又是有秩序地循着层次延伸,由近及远,由低及高,乃至无穷。写秋叶,写篱菊,这都是眼前所及;而写星河,写乱山则是极目所见。在这种视觉的沿进中,除了“看”所意识到的明晰寥廓这一最初意识层外,还含有一种静的意识,这正是感觉的转化。诗中写到落叶惊秋之声,写到乱鸦鸣叫,这实际上也是为了突出表现秋景,这些所构成的听觉意识也是围绕视觉进行的,似乎这些响声更衬托出了秋天早上的宁静,更增加了秋的广阔和秋意无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裘万顷《早作》” 的相关文章

子兰《长安早秋》7个月前 (10-06)
韦庄《金陵图》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李涉《竹枝词》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李约《观祈雨》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邓肃《花石诗四首》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张文姬《沙上鹭》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韦庄《梦入关》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曹邺《官仓鼠》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龚自珍《漫感》7个月前 (10-07)
塞尔赫《白芍药》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高蟾《金陵晚望》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许浑《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皇甫冉《送王司直》7个月前 (10-07)
张问陶《阳湖道中》7个月前 (10-07)
厉鹗《春寒》7个月前 (10-07)
马君武《岚山观樱》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