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612页

彩画作制度

彩画之制,先遍衬地,次以草色和粉,分衬所画之物。其衬色上方,布细色或叠晕或分间剔填。应用五彩装及叠晕碾玉装者,并以赭笔描画浅色之外,并旁描道量留粉晕,其余并以墨笔描画浅色之外,并用粉笔盖压墨道。 宋·李诫《营造法式》卷一四 【评】彩画作制度中,主要擅...

阿房宫

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 南朝《三辅黄图》卷一 【评】阿房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宫殿建筑群,从记载上看,也许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

汉昭阳殿

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中庭彤朱,而殿上丹漆,砌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含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第一 【评】从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汉代建筑之装饰是很华美的,所用材料有铜、金、玉及珠宝。...

汉未央宫

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营未央宫因龙首山。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二...

汉建章宫

《汉书》曰:“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丈,玉堂内殿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铸铜凤高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椽首薄以璧玉,因曰璧门。”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二...

汉温室殿

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西京杂记》曰:“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定以罽宾氍毹。”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三 【评】用特殊的材料和设备造成特定的建筑,表明当时的人们对于材料性能有深刻地了解。...

汉清凉殿

清凉殿,夏居之则清凉也,亦曰延清室。《汉书》曰“清室则中夏含霜”,即此也。董偃常卧延清之室,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三 【评】我国古代建筑本身已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生活用品再以石,上等材料为...

布政之室

布政之室,上圆下方,体则天地,在国之阳,窗闼 ① 四设,流水洋洋,顺节行化,各居其房,春恤幼孤,夏进贤良,秋厉威武,冬谨关粱。 汉·李尤《明堂铭》(《艺文类聚》卷三八上) [注]①闼:门,小门。 【评】此文描述明堂的造型、位置及一年四季的不同使用功能。...

汉代凌室

凌室,在未央宫,藏冰之所也。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三...

汉代织室

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三...

周代辟雍

周文王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雍。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五 【评】辟雍是古代教育建筑的代表,建筑居中,四周环水。环水一是节制观者,二是一种象征。...

周灵囿

周灵囿,文王囿也。《诗》曰:“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孟子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其利也。”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四 【评】周灵囿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园林,此时的苑囿是选水土风物俱佳者围之而成,而且...

汉上林苑

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汉旧仪》云:“上林苑方三百里,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四 【评】汉上林苑是汉代著名的苑囿,内有离宫七十所,建筑的份量较大,苑中景致以自然为主,较少人为。...

私家园林

茂陵富民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兕,奇兽珍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涛,致江鸥海鹤孕雏产鷇,延漫林池;奇树异草,糜不培植。屋皆徘徊...

秦代驰道

《汉书·贾山传》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一 【评】秦代驰道是用于军事目的专用道路,但可以认为它开了后世公共交通系统的先河。...

永宁寺

熙平中,於城内太社西起永宁寺,灵太后亲率百僚表基立刹。案胡太后为世宗(元恪)妃,肃宗母,安定临泾司徒胡国珍女。肃宗立,乃专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总览万机。后姑为尼,颇通佛理,后因之亦崇敬三宝。 《魏书·释老志》 【评】北魏洛阳永宁寺,寺中有一座大木塔,这座...

汉长安城

《汉旧仪》曰:“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三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 南朝梁《三辅黄图》卷一 【评】从记载看汉长安城有明确的规划及功能分区。这说明在汉时已经出现了城市规划的理论。...

总论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

杠杆

伊尹始作桔槔。史佚始作辘轳。 明·罗颀《物原》第十七 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 《庄子·天运》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机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

辘轳

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 晋·陆翙《邺中记》 邯郸城西石子堈上有赵简子墓,至是季龙令发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木板厚一尺。积板厚八尺乃及泉。其...

转磨

为大轮,周有齿,中有辐条,惟有车轴斜安,则轮自然斜转矣。次于斜轮两旁,立架顶上,安一横梁,以一人手攀其梁,而足踏辐条之上,欲上不能,而轮则必自转也。轮外另安小轮有齿,与大轮之齿相合。小轮之轴,连于转磨之枢,齿各相得,磨则无不转也。用力少而人不大劳,此其一...

转碓

先为架、安碓,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下各以臼承之,次为飞轮,中大外小,共三轮。飞轮长轴两旁,各出架外,安曲柄,轴之两旁,安小铁椿,相错上下。其铁椿相对,每碓各有擒碓枝之桔槔小杆,一碓两碓,一人从一旁转轮,则碓自然上下,如碓多,则两旁两人,转之自足也。 明...

转重

先为立柱,中央作曲拐形。立柱上下直对要正,旁拐立枝,为手所转处。中为小轴,外贯木筒或竹筒,便可转也。或于下端作轮,或于上端作轮,以为转他重之机。惟人所作,立柱两端尽处,各为铁钻,安于架之铁臼中,则其转也,无不利矣。 明·王徵《奇器图说》卷三《转重》 先...

引重

先为方架,次用辘轳,一人转之。但此辘轳如瓜瓣样,有六齿,紧靠辘轳齿,立安大轮。轮周有齿,与辘轳之齿相合。大轮之轴,斜安铁螺丝转。紧靠此螺丝转,竖一立轴,轴下端亦平安斜铁螺丝转,上端安小轮,有齿。小轮紧靠有平安大轮,周有齿与小轮齿相合。大轮同轴下端有小...

起重

假如有石若干重,欲起之。先作三足形立架,上收下开。上端收处平安短铁横梁,梁上系滑车[滑轮]一具,下系滑车一具,紧钳石上。用索一端,从上滑车转垂而下,即从下滑车内转轮而上,复过上滑车而下。或即用人力曳之可矣。如石太重,则滑车上下,各加一具,或加二具,亦无...

斜面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唐·杨惊注:迟,慢也;陵迟,言丘陵之势渐慢也。) 《荀子·宥坐》 【评】任负之车能登百仞之山是由于坡度较缓。这是古代关于斜面知识的较早记载。...

螺旋

斜面转行圆柱上,即藤线形[今称为螺旋]。用斜面形起重,有不便者,其体必长故也。故即以斜面之长,转缠圆柱之上,作藤线之器,以约其长。……重与能力比例,就是藤长与高之比例等。……藤线愈密,其能力愈大。……两柱不等,藤线高等,柱大则能力亦大。……藤线用力最...

弹簧

燕龙图肃有巧思。初为永兴推官,知府寇莱公好舞柘枝。有一鼓甚惜之,其环忽脱。公怅然,以问诸匠,皆莫知所为。燕请以环脚为锁簧内之,则不脱矣。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 中官宋用臣,熙宁间备任使,以敏练称上意,性极精巧。元祐时责官舒州。州将作乐鼓甚巨,饰以...

风力利用

奇肱之国。(晋·郭璞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于豫州界中,即坏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至,复作遣之。) 《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 【评】我国神话故事中常提到奇肱之国,其源于此。当时作飞车,根本不可能。后世有人对其作种种...

常平架

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 《西京杂记》卷一 卧褥炉……以铜为之,花纹透漏,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 明·屠龙《考槃余事》卷四“起居器...

吸水器具

凡水泉有峻山阻隔者,取大竹去节,雌雄相合,油灰黄蜡固封,勿令泄气。推竹首插入水中五尺,于竹末烧松桦薪或干草,使火气自竹内潜通水所,则水自中逆上。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六《寻水泉法》 蜀去海远,取盐于井。……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用筒井。用圜刃...

取水

先为大立轮,中藏水戽,转水至槽池中。大立轮同轴又有次立轮,有齿。再为龙尾车三具,以次而上。第一龙尾车下端,有小鼓轮,亦有齿,与次立轮之齿相合。上端又有旁齿小轮,则于第二龙尾车下端轮齿相合。第二龙尾车上端,与第三龙尾车下端轮齿,各以次相合,则水自上矣。...

水铳

先铸两铜筒,其容之广,从二寸或至十寸,任人意为之。其高少或一尺,多或一尺有半。内容务上下相等,其底要最坚厚,其气眼,有鞴或在旁,或在底,或在底旁少许,但在底更便。旁安管,少弯曲向上,各有小鞴,上有两叉总管,紧压合于两弯管上,无丝毫漏隙为则。鞴共四个气眼,...

机械钟

水运仪象台,其制为台四方而再重,上狭下广,高下相地之宜。四面以巨枋木为柱,柱间各设广桄,周以板壁,下布地栿,上布板面。内设胡梯,再休隔上开南北各一门,隔下开二门,各南向双扉。浑仪置上隔。仪有三重:曰六合仪,曰三辰仪,曰四游仪。其上以脱摘板屋覆之。六合仪...

车制

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郑玄注:此以马大小为节也。兵车,革路也。田车,木路也。乘车,玉路、金路、象路也。兵车、乘车驾国马,田车驾田马。) 《考工记·总叙》 疏:注云“此以马大小为节也”者,《輈人》注云:“国马高八尺,...

车材

凡车质惟先择长者为轴,短者为毂,其木以槐、枣、檀、榆(用榔榆)为上。檀质太久劳则发烧,有慎用者,合抱枣、槐其至美也。其余轸、衡、箱、轭,则诸木可为耳。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九...

车轮

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朴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郑玄注:朴属,犹附着坚固貌也。齐人有名疾为戚者。郑司农云:“微至,谓轮至地者少,言其圜甚,着地者微耳。着地者微则易转,故不微至无以为...

指南车

先生 ① 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

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 ① ,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 《晋书·舆服志》 [注]①此处“司南”即为指南车。 记里车未详所由来,亦高祖定三秦所获。制如指南 ① ,其上有鼓。车行一里,木人辄击一槌。大驾卤簿,以次指南 ② 。 《宋书·礼志》 [注]...

起源

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 汉·刘安《淮南子》卷一六 【评】反映古人从自然现象中观察到物体漂浮于水,模仿而寻找浮水渡河工具。 燧人以匏 ① 济水,伏羲始乘桴 ② 。轩辕作舟楫,颛顼作篙桨,帝□作柁橹。尧作维牵,夏禹作舵,加以篷碇帆樯。伍员作楼。 明·罗颀《...

种类

包 ① 荒 ② ,用冯 ③ 河。 《周易正义》卷二 [注]①包,通匏,葫芦。②荒(kang):虚空之意。③冯(ping):涉水渡河。全句即利用空心葫芦漂浮过河。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 ① ,浅则揭 ② 。 《诗经·邶风》 [注]①厉:水没过腰。②揭(qi):提衣。利用葫芦时,身...

构件

客舟 后有正柂,大小二等,随水浅深更易。当之后,从上插下二棹,谓之三副柂,唯入洋则用之。 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四 【评】可以根据航道深浅更换大小不同的舵;而且入洋后,还可以增加舵数;舵设备的装置已十分完善精巧。 凡船性随水,若草从风,故制舵...

船坞

吕蒙闻曹操欲东兵,说孙权夹濡须水口立坞(孙权夹水立坞,状如偃月。……濡须坞在今巢县东南四十里。)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濡须坞。 《资治通鉴·汉...

测量

行船更数法 凡行船先看风汛急慢,流水顺逆。可明其法,则将片柴从船头丢下与人齐到船尾,可准更数。每一更二点半约有一站,每站者计六十里。如遇风船走潮水却向潮头涨来,此系是逆流。柴片虽丢顺水流向,后来必紧,不可使作船走议论。古云先看风汛急慢,流水顺逆。不...

观星导航

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 《淮南子·齐俗训》 溜山国 由彭加刺而往,取北辰 ① 四指 ② 有半;又取北辰三指有半;又取北辰二指一脚 ③ 之半;又取北辰二指半脚;又取北辰一指三脚之半;又取北辰一指三脚。又过鹦歌嘴之山,又五更见铁砧之屿。又七更见...

磁针导航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 【评】这是用指南针及测知海底土质法航海。是世界上有关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彧书所记广州事,本诸其父朱服知广州时(1099—1101年)之...

远洋航行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① ,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

刀剑

宝剑名:纯钩、湛庐、豪曹、鱼肠、巨阙,五剑皆欧冶子所作。龙泉、太阿、土市,三剑皆楚王者[召]风胡子因吴[王]请干将欧冶子作。干将阳龙文,莫邪阴漫理,此二剑吴王使干将作。莫邪,干将妻也。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 古剑有沈卢、鱼肠之名。沈音湛,沈卢谓湛湛然...

盾甲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扎,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

弓箭

黄帝尧舜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易·系辞上》 [黄帝之臣]夷牟作矢。 《世本》 少昊生殷始作弓。 《山海经》 【评】弓箭的发明可追溯至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在距今二万八千多年前的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晚期遗址中就己有石镞。因此,关于黄...

弩机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

石砲

单梢砲用脚柱四(长一丈,径一尺二寸,仰斜三寸,从觱栗头至上扇桄五尺七寸);上扇桄二(长一丈,除仰斜留六尺五寸);下扇桄二(长一丈五尺,除仰斜留一尺,自上扇桄至此五尺九寸);上会桄二(长留一丈,除仰斜六尺五寸);下会桄二(长一丈六尺,除仰斜留一丈二尺);轴一(长八...

火器

东魏太尉高岳等率步骑十万众攻颖川,杀伤甚众,岳又筑土山以临城,……思政射以火箭,烧其攻具。 《北史·王思政传》 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拒循于石碕。……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循众舰俱燃。 《宋书·杜...

炮祸

[炮祸]赵南仲承相溧阳私第常作圈,豢四虎于火药库之侧。一日焙药火作,众炮倏发,声如震霆,地动屋倾,四虎悉毙,时盛传以为骇异。至元庚辰[1280年]岁维扬炮库之变为尤酷。盖初焉制造皆南人囊橐为奸,遂尽易北人而不谙药性,碾硫之际,光焰倏起;既而延燎火枪,奋起迅如...

战具

濠桥,长短以濠为准,下施两巨轮,首贯两小轮,推进入濠,轮陷则桥平可渡,若濠阔,则用折叠桥,其制以两濠桥相接,中施转轴,用法亦如之。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一○ 头车,攻城器也。身长一丈,阔七尺,前高七尺,后高八尺,以两巨木为地伏,前后梯桄各一,前桄尤...

说经

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 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 清·毕沅《释名疏证》 案:经者,编丝缀属之称,异于百名以下用版者,亦犹浮屠书称修多罗。修多罗者,直译为线,译义为经。盖彼...

古文学派之说

汉兴,言《易》自淄川田生;言《书》自济南伏生;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燕则韩太傅;言《礼》,则鲁高堂生;言《春秋》,于齐则胡毋生,于赵则董仲舒。 《汉书·儒林传》 其称《易》孟氏 ① ,《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

今文学派之说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天下篇》 《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篇》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

六经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老子曰: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庄子·天运》 【评】六经之名最早见于此也。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七经

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典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 《后汉书·赵典传》 七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 《后汉书·张纯传》唐李贤等注...

九经

谷那律,魏州昌乐人。贞观中,累迁国子博士。淹识群书,褚遂良尝称为“《九经》库”。 《新唐书·谷那律传》 又《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氏、公羊、谷梁三《传》,与《易》、《书》、《诗》通数,亦谓之九经。 唐·徐坚《初学记》卷二...

十经

豫章太守范宁于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续之年十二,诣宁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名冠同门,称为颜子。 《南史·周续之传》 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二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官》、《仪礼...

十二经

说者云,《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又加六纬,合为十二经。一说云,《易》上下经并十翼为十二。又一云,《春秋》十二公,经也。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七《庄子·天道篇》 唐太和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子学 ① 。 宋·晁公武《郡...

十四经

《大戴记》一书,虽列之十四经,……。 宋·史绳祖《学斋占毕》卷四“成王冠颂”条...

二十一经

六经,汉谓之六艺,《乐经》亡散在五经中;《礼经》,《周礼》之辅,《小戴记》也;《春秋》之辅,左、公羊、谷梁三《传》也;《孝经》、《论语》、《孟子》,五经之木铎也;《尔雅》,五经之鼓吹也。昔人并《左氏》于经,合集为十三经,其意善矣。愚谓当广之为二十一经,...

《易》

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既义总变化,而...

《诗经》

《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郑注: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永,长也。) 汉·郑玄《诗谱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

《三礼》

礼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史记·礼书》 周官经六篇。师古曰:即今之《周官礼》也。亡其“冬官”,以“考工记”充...

《春秋》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记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春秋》者,道春为生物之始,而秋为成物之终,故云:始于春,终于秋;故曰...

《孝经》

《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汉兴,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 《汉书·艺文志》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自天子达于庶人,虽...

《尔雅》

《尔雅》三卷二十篇。张晏曰:“尔,近也;雅,正也。” 《汉书·艺文志》 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夫《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也。 晋·郭璞《尔雅序》 古人字从音出,喉舌之间,...

两汉今古文经学

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曰:“丞相、御史言: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

两汉经学附·纬书与图谶之学

……说者又云,孔子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谶”以遗来世。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然其文辞浅俗,颠倒舛谬,不类圣人之旨。相传疑世人造为之后,或者又加点窜,非其实录。起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谶兴,遂盛行于世。汉时...

魏晋郑王之学

(郑玄)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今文)、《公羊春秋》(今文)、《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古文)、《礼记》(今文)、《左氏春秋》(古文)、《韩诗》(今文)、《古文尚书》(古文)。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

南北朝之经学

汉氏承秦燔书,大弘儒训,太学生徒,动以万数,郡国黉舍悉皆充满,学于山泽者至或就为列肄,其盛也如是。汉末丧乱,其道遂衰,魏正始以后,仍尚玄虚之学,为儒者盖寡。时荀觊 、挚虞之徒,虽删定新礼,改官职,未能易俗移风,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

隋唐义疏之学

国学有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 《隋书·百官志》 太和之后,盛修文教,搢绅硕学,济济盈朝,缝掖巨儒,往往杰出,其雅诰奥义,宋及齐梁,不能尚也。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

元明之经学

以宋儒周敦颐、程颢,颢弟颐、张载、邵雍、司马光、朱熹、张栻、吕祖谦及故中书左丞许衡,从祀孔子庙庭。 《元史·仁宗纪》 ……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辞典雅者为中...

清代汉学

本朝经学盛兴,在前如顾亭林、万充宗、胡朏明、阎潜邱,近世以来,在吴有惠氏之学;在徽有江氏之学、戴氏之学,精之又精,则程易畴名于歙,段若膺名于金坛,王怀祖父子名于高邮,钱竹汀叔侄名于嘉定,其自名一学,著书授受者,不下数十家,均异乎补苴掇拾者之所为,是直当...

刚柔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周易·乾·文言》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周易·坤·文言》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周易·屯·彖》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周易...

通变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

施政考绩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尚书·舜典》 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月终,则以官府令叙,受群吏之要,赞冢宰受岁会。岁终,则令群吏致事。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

九畴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 。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

诗教

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周礼·春官宗伯·大师》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保息养民

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

礼治教化

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征,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 ……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

修齐治平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

微言大义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戒。其馀皆即用旧史,史有文质,辞有详略,不必改也。故传曰其善...

三科九旨

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 三科者,一曰张三世,二曰存三统,三曰异外内,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

德政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左传·隐公十一年》...

性善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有尧为君而有象,有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

王道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尚书·洪范》 养生丧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者,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危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于王官之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仰扬,违离道本,...

时势使然之说

文王之时,纣为天子。赋敛无度,杀戮无止。康梁沉湎,宫中成市。作为炮烙之刑,刳谏者,剔孕妇,天下同心而苦之。文王四世累善,修德行义,处岐周之间,地方不过百里,天下二垂归之。文王欲以卑弱制强暴,以为天下去残除贼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谋生焉。文王业之而不卒。武...

先秦诸子流派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

汉之诸子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高祖)拜贾为太中大夫。……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

百家争鸣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

独尊儒术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史记·儒林列传》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祖尹曰)天既讫我殷命。……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天曷(何)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王曰)乌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尹曰)乌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 《尚书·西伯戡黎》 惟天监下民,典厥义...

天道、地道、人道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周易·系辞下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