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王昌龄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芙蓉楼送辛渐》之一借送客明去,与送友本身初无关涉,所以诗人又写了第二首补叙送客情况。

诗一开头即不避重字叠词,大笔铺写景物以渲染送别情境。丹阳,即润州。唐天宝年间以京口为丹阳郡,京口,就是润州所在地,今江苏镇江一带。从润州西北的芙蓉楼眺望,城南、城北,无非楚云深浓,秋阴万里,和上首诗的“寒雨连江”相呼应。楚云,泛指南方的云。自从宋玉《高唐赋》写楚襄王梦神女,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之后,“楚天云雨”就有了多方面的寓意。这里,“楚云深”也暗示着诗人被友人赴洛所引发的迷离的失落情绪和对不可知未来的遐想。唐人的送别诗常用云深雾回这样的景物来写离情别境。王维《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以“井邑海云深”写此去济州不知何日归来的怅惘,李白《金乡送韦入之西京》以“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写此别何时遇的凄悲。都可与此诗参照。

第三句“高楼”倒点前两句观景之“点”又启下,点饯别之处。这里的“送客”,从时间上来说,是在诗人“夜入吴”之后,“平明送客”之前。虽然不是临歧执手之时,但想到第二天一早即将到来的离别,心情无比凄凉。愁怀不禁酒浇,稍饮即醉。“不能醉”的“能”,应读作nài,通“耐”,是禁得起、受得住的意思。诗人写告别宴会的情景,不多着墨,只用“不耐醉”三个字,状“醉不成欢惨将别”之情,生动感人,意在言外。

第四句不再具体描写饯别宴席上的情事,却宕开写景,以景结情,化有限为无限。“寒江寂寂”,一如前诗的雨寒、山孤,写离情的凄寂。“明月心”,以“明月”直接形容“心”,可见决不是诗人对现境的描绘。“明月”,历来是思乡、怀人的媒介。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明月心”,应该是“明月愁心寄,随君到洛阳”的省略。唐代诗人殷遥《送杜士瞻楚州觐省》“淮月归心促”,可证。

这首诗历来为众口传播的第一首所掩,少为人知,其实两首诗一气呵成,互相补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二)》”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罗隐《炀帝陵》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华州西》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杨万里《初入淮河》7个月前 (10-06)
秦观《邗沟》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狄归昌《题马嵬驿》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皮日休《汴河怀古》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孟云卿《寒食》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李白《越中览古》7个月前 (10-07)
龚自珍《漫感》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怨》7个月前 (10-07)
蒲松龄《采莲曲》7个月前 (10-07)
张问陶《阳湖道中》7个月前 (10-07)
惟则《湖村庵即事》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