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一)》

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一)》

卢汝弼

春风昨夜到榆关,故国烟花想已残。

少妇不知归不得,朝朝应上望夫山。

作为残唐诗人,卢汝弼这组诗着力刻画征人在四季中的心境和意绪,折射出战乱时期的社会心态,但却没有季世诗常见的颓伤萎缩。虽仍写边关琐事,却能另辟蹊径,不落常套。正如胡应麟所评:“语意新奇,韵格超绝”(《诗薮》)。这是四首中的第一首,写春怨,以南北物候之异,表现征人少妇遥相思念之同。

起句先从边地春迟入手。“春风昨夜到榆关”,征人悲喜交加。喜者,春虽姗姗毕竟已来身边;悲者,边关乍到之春勾人想起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故园春色,想起阳春烟花中的亲人。从“已残”二字,可知榆关故国相距甚远,征人初感春风便起乡情,故园烟花已残,少妇思夫当非一日,这就为后文的“朝朝”埋下伏线。

后两句全由征人想象而出,与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虽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转折得不露痕迹,极其自然通脱。其中“归不得”三字总绾全局。因为“归不得”,征人才“想”,少妇才“望”。为何如此,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极有启发性,给读者留下联想回味的广阔空间。“不知”二字又把人引入那种战乱四起、音信隔绝的情景之中。少妇愈是不知,愈是心急如焚,愈是“朝朝应上望夫山”。望夫山包含着一个“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的动人故事,它使少妇形象充满诗情画意,焕发出震憾心灵的艺术魅力。由于归不得的最终原因是战乱未了,因而少妇望夫便暗含着盼望太平,反映出人心思定的时代情绪。也许,这正是诗人的言外之义。

此诗因春而起,分写两面,着一“想”字,便珠连璧合。又以“望”与“想”遥遥呼应,成功地创造出一种两人同心,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的抒情气氛,在短小篇什中浓蓄着多重情意。黄生《唐诗摘钞》说它“兼王龙标边愁、闺怨之长”,实为公允之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一)》”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子兰·《襄阳曲》7个月前 (10-06)
韦庄《金陵图》7个月前 (10-06)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杜牧《读韩杜集》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贾岛《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李涉《竹枝词》7个月前 (10-06)
司空曙《金陵怀古》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李约《观祈雨》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薛道衡《人日思归》7个月前 (10-06)
王维《相思》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孟云卿《寒食》7个月前 (10-06)
韩愈《湘中》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王安石《北山》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张文姬《溪口云》7个月前 (10-07)
唐彦谦《小院》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许浑《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李端《拜新月》7个月前 (10-07)
屈大均《戴家二姬》7个月前 (10-07)
谢枋得《武夷山中》7个月前 (10-07)
叶绍翁《田家三咏》7个月前 (10-07)
沈明臣《凯歌》7个月前 (10-07)
罗邺《公子行》7个月前 (10-07)
无名氏《凉州歌》7个月前 (10-07)
吴可《春霁》7个月前 (10-07)
陈玉兰《寄夫》7个月前 (10-07)
王驾《社日》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