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二)》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二)》

苏轼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重用蔡京、章惇等人,对元祐旧党大加迫害。已年过半百的苏轼一贬再贬,最后被流放到人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这首诗写在海南岛北部的澄迈县。诗人登上在县治西面的通潮阁,极目远眺,抒发了思乡盼归的情怀。据说该作就题在通潮阁的墙壁上,后来南宋胡铨因反对秦桧也被发配海南,曾专门写了和诗,并由李光书匾。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长歌当哭。此诗作于元符三年(1100),当时诗人已是六十三岁的老人,觉得来日无多,盼望叶落归根,返回故乡。但是,虽然诗人才华盖世,名满天下,而个人命运却完全操在当权者手里。他不愿长住海南,又身不由己,内心十分痛苦,故感慨到:我的残生恐怕不得不在海南岛度过,只好在死后请天帝派人将我的魂魄招回故乡。“招魂”一事,是从楚辞中化出的。宋玉《招魂》中说,天帝可怜屈原的灵魂脱离了躯壳,离散无依,特命一位叫巫阳的神医去招它回来。诗人借此表达殷切执著的思乡之念,说明自己假若不能生还,那么死后也要回到中原!很明显,这是借宋玉《招魂》来为自己招魂,作诗抒愤,以歌代哭。

后两句写的是远望当归。作者登楼望乡,呆呆地注视着向中原飞去的鹘鸟,只见它越飞越远,越飞越小,直至最后消逝在极远的天地连接处。随着鹘鸟的渐渐远去,诗人凝神伫立的时间越来越长,目力延伸的空间越来越大,而蕴藏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在归鸟身上,寄托着诗人苦苦相思的赤诚之心。望断归鸟,诗人的视线最后停留在天际边那隐隐约约仿佛一丝纤发的青山上,他禁不住猜测,那里大概就是中原的土地吧?众所周知,在海南岛,即使目力很好也根本无法望见中原,作者把这一线青山认作中原,完全是出于其一片痴情。这种猜想,是由他热烈的思念中产生的,体现了远望故乡山水聊以自慰的良苦用心。

此诗感情深沉,景象阔远,语言崛奇,清人纪昀将其称为“神来之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二)》” 的相关文章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李约《观祈雨》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薛道衡《人日思归》7个月前 (10-06)
高适《营州歌》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高鹗《古剑》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王维《相思》7个月前 (10-06)
杨万里《初入淮河》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李白《越中览古》7个月前 (10-07)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何景明《竹枝词》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雁》7个月前 (10-07)
郑谷《席上贻歌者》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薛涛《筹边楼》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