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无名氏《突厥三台》

无名氏《突厥三台》

无名氏

雁门山上雁初飞,马邑栏中马正肥。

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

《突厥三台》,乐府杂曲歌辞。“三台”是音乐曲调名,“突厥”是标明写作的内容范围的。这首歌词同前面的《水鼓子》一样,取材于北方边塞生活和谐的一面,写出在和平时期唐军的兴旺气象和高昂士气。

起句先点染时令地点。高高的雁门山上,可以看见候鸟大雁从山巅的关口处,飞了进来,向南飞去,秋天到来了。次句即进入要写的内容。雁门关西北的马邑郡(开元天宝时改朔州为马邑郡,今山西朔县一带)马圈中的军马,正个个膘肥体胖。上句落笔天上高鸟,使人顿生秋高气爽、空旷寥廓之感;下句落笔圈中肥马,又使人顿起边境平静之想。笔墨跳脱,对偶而不板滞。这两句传达出安宁闲散、欣欣向荣的信息。

三、四句转生新境界。日暮时节,雁门山西边的道路上,戍卒们碰见了驿站传送文书官物的人,他们怀着深厚恳切的情意,正把官府给征人的御寒衣物,送向东西南北的兵营。这是一幅驿使送衣图。相逢之际,兵士欢笑、热烈融洽的情形,可以想见。以“殷勤”二字称颂驿使,实际上是归美朝廷。秋天乍到,寒衣即至,朝廷关怀之意,不言自明。王之涣《凉州词》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慎《升庵诗话》以为“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是指斥朝廷对守边士卒的寡恩。这首诗则是称颂朝廷对守边士卒的关怀。两种情况,在诗歌里都得到了反映,正体现了生活本身的多面性和诗人反映生活的个别性。

全诗笔墨跳荡,善于点染。写空间由山巅而栏中而郊外路上,写对象由鸟而马而人事活动;写情感由宁静而喜悦而热烈。无论空间的转移、对象的变换、感情的发展,都取得了动态的形式结构,从而产生了灵动而不呆板、流走而不胶着的美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无名氏《突厥三台》” 的相关文章

李商隐《代赠二首》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李涉《竹枝词》7个月前 (10-06)
李华《春行寄兴》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杜甫《八阵图》7个月前 (10-06)
高适《营州歌》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杨万里《初入淮河》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荆叔《题慈恩塔》7个月前 (10-06)
狄归昌《题马嵬驿》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文姬《沙上鹭》7个月前 (10-06)
皮日休《汴河怀古》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曹邺《官仓鼠》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韩愈《湘中》7个月前 (10-06)
吴嘉纪《绝句》7个月前 (10-07)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葛鸦儿《怀良人》7个月前 (10-07)
张文姬《溪口云》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
厉鹗《春寒》7个月前 (10-07)
马君武《岚山观樱》7个月前 (10-07)
毛先舒《吴宫词》7个月前 (10-07)
罗邺《公子行》7个月前 (10-07)
李商隐《汉宫》7个月前 (10-07)
李群玉《黄陵庙》7个月前 (10-07)
王驾《社日》7个月前 (10-07)
李适之《罢相作》7个月前 (10-07)
陆龟蒙《白莲》7个月前 (10-07)
苏轼《海棠》7个月前 (10-07)
卢僎《南楼望》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