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萨都剌《道过赞喜庵》

萨都剌《道过赞喜庵》

萨都剌

夕阳欲下少行人,绿遍苔茵路不分。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庵,一般指尼姑所住的寺庙。赞喜庵,名不见经传的小尼庵。作者未进庵小憩,只是“道过”,即路过而已,本诗就是写了作者路过一个小尼庵,一时的感受。

首句是紧接题目而来,说这尼庵不在通衢大道上,又是“夕阳欲下”,傍晚时分了,路上行人极少。再一观察,看来不仅因为“夕阳欲下”而“少行人”,恐怕平时此处行人也不多,但见“绿遍苔茵路不分”,苍苔野草好不茂盛,又少人践踏,绿茵把路都遮盖了。路是小路,又少人行,易于被草苔覆盖,这还决不是因为看不清,因为上句说:“夕阳欲下”,可见夕阳还未下,不至看不清道路。下两句写一阵风过处,吹得松、竹摇撼,树影迷乱,风势不小,很快阴云四合,将寺院笼罩了起来。这里作者点出了“山风”,可见这是一个山中尼庵。山区气候阴晴不定,云雾随风飘布,难怪霎时云遮雾罩了小尼庵。

那么,诗人的感受是什么呢?山中的尼庵,平时行人稀少,寺外草木葱郁,周围松竹成林,一种宁静、超然世外的环境,作者路过时又正逢山风乍起,浓云四合,云气笼罩了小庙,似乎透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氛。这就是他的感受,宁静、超然、神秘。这就不光是对这座尼庵的印象了,恐怕代表了他对佛教寺院的总的看法及见到寺庙特有的心理状态。

这首小诗给予我们的,不是具体的一种见解、评论等等,而是把他的感受,用可见的形象:夕阳、行人、苔茵、修竹、松影、风、云和朦胧的小庙的相互关系与景色变换写将出来,让人去体会、去捉摸。这就是诗,这是一首诗意浓郁的小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萨都剌《道过赞喜庵》”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罗隐《炀帝陵》7个月前 (10-06)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杜牧《读韩杜集》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无名氏《送别诗》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花卿》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高鹗《古剑》7个月前 (10-06)
邓肃《花石诗四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王维《杂诗三首》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徐凝《忆扬州》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孟云卿《寒食》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韦应物《登楼》7个月前 (10-06)
龚自珍《漫感》7个月前 (10-07)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高蟾《金陵晚望》7个月前 (10-07)
唐彦谦《小院》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怨》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陈孚《博浪沙》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