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一)》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一)》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是一首描写采莲姑娘的歌。

诗的开头两句从梁元帝《采莲曲》“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化出,又匠心独运,用动词“裁”和“开”直接将莲娃和莲花融为一体。

荷叶青翠,罗裙碧绿,用一“裁”字挽合。罗裙本来是巧手裁成,那亭亭荷盖,却也似乎是造化精心裁就。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裁”字在这里又得到了妙用。这里,罗裙向荷叶借到了鲜活的颜色,荷叶向罗裙借得了生动的风韵。芙蓉如何向脸而开?“开”字用得奇,也用得切。采莲姑娘的粉红色的笑靥不正像两朵芙蓉在双颊绽开吗?这里,人有了芙蓉那样明艳的容颜,花有了人那甜蜜的情思。人面芙蓉,罗裙荷叶,相映生辉。

三句以“乱入池中”承上,“乱”,混入,杂入。女貌似花容,荷叶如罗裙,本已人、花难辨,莲舟更入藕花深处,人与花已融而如一,看而不见。在焦灼的企望中,菱歌乍起,柳暗花明,始觉人在塘中。

这首诗写采莲姑娘之美,注意到了审美的艺术距离。诗人始终把莲娃置于水乡的本色风光——荷花荷叶之中,既和谐,又适度朦胧。若隐若显,似幻似真。这种蕴藉、空灵之美更容易燃起人们的企慕、期待之心,召唤人们去热烈地追求。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尺幅兴波,层折起伏。由隐约能见,到“看”而“不见”,由目见到耳闻,到心有所觉,看、闻、觉分别诉之于目、耳、心,其情也逐渐走向纵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一)》” 的相关文章

魏野《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子兰《长安早秋》7个月前 (10-06)
韦庄《金陵图》7个月前 (10-06)
罗隐《炀帝陵》7个月前 (10-06)
李涉《润州听暮角》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吴伟业《采石矶》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钱珝《未展芭蕉》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张籍《秋思》7个月前 (10-06)
杜甫《漫成一绝》7个月前 (10-06)
孟云卿《寒食》7个月前 (10-06)
窦牟《奉诚园闻笛》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吴伟业《伍员》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王安石《北山》7个月前 (10-07)
唐彦谦《小院》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许浑《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
李端《拜新月》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
李益《从军北征》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怨》7个月前 (10-07)
徐兰《出居庸关》7个月前 (10-07)
张问陶《阳湖道中》7个月前 (10-07)
马君武《岚山观樱》7个月前 (10-07)
惟则《湖村庵即事》7个月前 (10-07)
陈孚《博浪沙》7个月前 (10-07)
赵俞《督亢陂》7个月前 (10-07)
无名氏《凉州歌》7个月前 (10-07)
陈玉兰《寄夫》7个月前 (10-07)
柳开《塞上》7个月前 (10-07)
李适之《罢相作》7个月前 (10-07)
无名氏《题玉泉溪》7个月前 (10-07)
罗邺《放鹧鸪》7个月前 (10-07)
卢僎《南楼望》7个月前 (10-07)
王建《宫人斜》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