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名句

《名言名句》

    收录163464

学必尽其心。 尽其心, 则知其性; 知其性, 反而诚之, 圣人也。

学习必须竭尽心力。 竭尽心力地学习后, 就会明白自己的性情不足之处; 明白了不足, 真诚地反省自己并加以改正, 就能成为圣人。...

乃知学在少,老大不可强。

时光流逝,才知道学习最好的时候是青少年时期,年纪大了不能够再强求取得读书的最佳效果。...

夫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心虽勤而无获矣。

不努力学习而想获得智慧,如同希望得到鱼而没有鱼网,心里虽然想的很多而没有收获。...

若夫致精之本, 则在于心。 而心之为物, 至虚至灵, 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而不可有顷刻之不存者也。一不自觉, 而驰骛飞扬, 以徇物欲于躯壳

像那样能够达到精深的境地, 其根本在于内心。 而内心作为器官, 最为玄虚灵妙, 神奇难测。 它永远作为身体的主宰, 用以统管一切事务, 而不能够有片刻的不存在。 一不小心, 使之飞驰放纵,去追求身外的私利贪欲,那么就是自身无主,万事无纲。即使瞬息之间, 都不...

专心看字, 断句慢读, 须要字字分明, 毋得目视东西, 手弄他物。

读书时要专心看字, 在断句处慢慢品味, 每个字都要明确理解, 不能眼睛东张西望, 手里做小动作。...

积财千万,不过读书。

积累很多的财富,不如多读书有意义。...

仁之难成久矣, 人人失其所好, 盖人人有利欲之心, 与学正相背驰。 故学者要寡欲。

仁爱之心难以形成很久了。 人人之所以不能喜好仁爱, 正是因为人人有贪求私利、 欲望之心, 与学习正道相背离。 所以治学的人要清心寡欲。...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不要蹉跎岁月,使得韶年虚度,徒然垂老; 人生在世,只有只争朝夕,勤于读书,最为佳妙。...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一个人如果志向、 情趣不远大高雅, 就会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面, 即使表面上去学习, 也决不会有所成就。...

人不读书,其犹夜行;二毛之叟,不如白面书生。

人不读书学习,如同夜间走路,难辨方向; 这样下去待到头发斑白之时,也不如年轻的读书之人见多识广。...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君子对于学习崇尚心志专一, 心志专一才会明晓事理, 明晓事理才会取得成功。...

心潜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意接连,血脉通贯, 自然渐渍浃洽, 心与理会, 而善之为劝者深, 恶之为戒者切矣。 此循序致精所以为读书之法也。

潜心治学, 精力专一, 矢志不移。 这样读书, 才能使前后文意连接, 脉络贯通, 也自然会使人逐渐受到熏陶、 滋润, 使人的内心思想与真理融合在一起, 而且会使人感到规劝从善的言辞更加深沉, 劝戒改恶的言词更加恳切。 这就是循序渐进以达到完美的读书方法。...

诚能严恭寅畏, 常存此心, 使其终日俨然, 不为物欲之所侵乱, 则以之读书, 以之观理, 将无往而不通。 以之应事, 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

真能够严肃恭敬, 心存畏惧, 并且经常保持这个心境, 使自己整日神情庄严,不被外部私利情欲所扰乱;那么如此去读书,去观察事理, 将没有不能通晓明确的; 如此去应付事情, 去交接人物, 将没有处理不当的。 这种严肃认真, 心志专一的学习态度应作为读书的根本。...

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近至弱冠成年之时,已不是儿童稚子;学业不能成就功名,怎算得男子汉大丈夫?...

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yun允) 获。

努力不怠,天天追求学问进展,尚且担心学业不能深广博大。何况我天资愚昧,又没有勤于进修学业。如同早晚饮食一样,暂时的亏缺也感处境困苦。...

博弈小技也, 不专心致志, 犹不可得, 况学圣人之道, 悠悠焉, 何能自得也?

六博游戏和下棋这些雕虫小技, 不专心致志, 还学不会, 何况圣人的理论学说, 是那样深奥无穷, 不精心学习, 自己怎么能有所得益?...

与其溺于人,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与其人为地消沉,不思学习进取,宁可溺水于深潭。溺水于深潭尚可游至岸边,主观上有了消沉的思想,就不可挽救了。...

读未曾见之书,历未曾到之山水,如获至宝、尝异味,一段奇快,难以语人也。

研读没有见过的书籍,游历没有到过的山川,如同获取最珍贵的宝物,品尝特别的美味,有一种难以用语言告诉别人的奇特的快意。...

学习以静为本。

学习以平心静气作为根本。...

为学时时处处, 是做工夫处。 虽至鄙至陋处, 皆当存谨畏之心, 而不可忽。 且如就枕时, 手足不敢妄动, 心不敢乱想, 这便是睡时做工夫, 以至无时无事不然。

学习应时时处处下功夫培养自己。即便非常粗俗鄙陋的地方,也应当心存慎重畏惧, 而不可以忽略放纵自己。 比如睡觉时, 手足不敢妄自摆动, 内心不敢胡乱思考, 这便是睡觉时所应下的功夫, 如此以达到无时无事不这样做。...

不使他事胜好学之心, 则有进。

不使爱好其他事情的志趣胜过爱好学习的志趣, 才会有所进步。...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儿童不肯读书学习,不应如此。黑发年少时不读书学习,白发衰老之时有何作为?...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狗尚可守夜看门,鸡尚可报晓司晨,人如不读书学习,怎可为人。...

人果不好学, 方寸如废田。

人如果不喜爱学习,内心就如同荒废的土地一般。...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容易动摇而难以安定的, 容易昏聩而难以清明的, 是人的思想。 只有坚持严肃认真和精神专一的态度才能心定而神明。...

行第一步, 心在第一步上, 行第二步, 心在第二步上, 三步四步,无不如此,所谓敬也。如行第一步而心在二步三步之外,行第二步而心在四步五步之外, 即非敬矣

走第一步时, 心思放在第一步上, 走第二步时, 心思放在第二步上,走第三步第四步,也无不如此,这就是所谓态度敬肃、神志专一。 如果走第一步时而心思放在第二步第三步之外, 走第二步时而心思放在第四步第五步之外,就不是态度敬肃、神志专一。至于像写字处事,无...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闭门不出就等于是在深山里隐居一样,读书学习就会感到如同置身于极乐世界。...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

世事万千件都容易满足,只有读书学习终身不可穷...

学问实自静中有得,不静,则心既杂乱,何由有得?

学问确实是从静中得到的, 内心不平静,就思想杂乱, 还靠什么去获得真知卓见?...

用功如远行,迟半日则程途少半日。进道若登塔,上一层则识见高一层。

用功学习如同走很远的路程,迟歇脚半天路程就少半天。求进于道如同攀登高塔,上一层视野就高一层。...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加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人不努力学习,不能知晓理义。...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蚕尚能吐丝结茧,蜂尚能采花酿蜜,人如不读书学习,便连那些动物也不如。...

读前句如无后句,读此书如无他书,心乃有大得。

读前一句时如能不看下一句,读这本书时如能不看其他书,如此集中精力, 专心于一书一句, 才会有大的收获。...

肯学之人如禾稻,不学之人如蒿草。懒学之人不足称,勤学之人国之宝。

肯学习的人,如同禾稻,籽实饱满; 不学习的人,如同蒿草,徒有其表。懒于学习的人,不值得称道; 勤奋学习的人,国家之宝。...

学不至于圣贤, 只是有不诚处。

学习达不到圣人贤士的地步, 只是由于学习中有不真诚用功的地方。...

为学第一工夫, 立心为本, 心存则读书穷理, 躬行践履, 皆自此进。

做学问第一重要的功夫, 是把树立雄心作为根本; 有了雄心壮志, 才能读书深入, 穷究事理, 并且身体力行。 如此都是因为树立了雄心的缘故。...

不学之谓贫,无成之谓贱。

不学习无收获叫做知识贫乏,做事无所成就叫做低贱。...

古人读书, 皆须专心致志, 不出门户。 如此痛下工夫, 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chuo绰),一暴(pu瀑)十寒,则虽读书百年, 吾未见其可也。

古人读书,认为必须专心致志,闭门苦读。如此下深工夫,差不多才可以打下基础,可以进步提高。时作时停,如同晒一天,冻十天那样努力时少, 懈怠时多地学习, 就是读一百年的书, 我没看见他那样是对的。...

为学之方, 当依程子涵养, 须用敬进, 学在致知。 朱子亦是从事此语。

学习的方法, 应当依照程颢、 程颐的主张, 加强内省体验以修养身心,用严肃认真、精神专一的学习求得进步,获得真知。朱熹也是顺从这个主张去做的。...

如存心端坐之时,此居敬也。或读书而思索义理,或处事而求其当否,即穷理也。

如果端坐时神情专注, 严肃认真,这就是居处时持有敬肃之心。或者读书时而思考探索经义名理, 或者处事时而探求所为是否得当合理, 这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

君子之于学也, 藏焉脩焉, 息焉游焉。 夫然, 故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君子对于学习, 努力积蓄知识。 学习一个单元、 段落后, 要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这样, 就能巩固学习而亲近老师, 乐交朋友而恪守信念。 因此即便离开了师友, 也不会反复、 倒退。...

讽诵之际, 务令专心一志, 口诵心帷, 字字句句,紬 (chou抽)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诵读时,务必要专心致志, 口中朗读而内心思考,字字句句,反复推敲阐发, 把音节读得抑扬顿挫, 把心胸扩展宽广, 久而久之, 就会使道义与礼仪融洽, 一天比一天聪明起来。...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我的生命是有尽头的, 而知识的学习是没有尽头的。...

农无心则田必荒,工无心则器必窳(yu雨),学者无心则业必废。 无心安可得也?

农民不用心耕作田地, 就会荒芜; 工匠不用心制作, 器物就会粗劣; 学者不用心学习, 学业就会荒废。 不用心去做怎么能有所得呢?...

天地有寒暑,惟用心一者不知之。

天地间有冷热寒暑, 只有用心专一的人不知道它的变化。...

少年不学隳(hui灰)复隳,壮年不学亏复亏,老年不学衰复衰。一息不学谓之忘,一时不学谓之狂,一日不学谓之荒。

青少年时代不学习是坏上加坏,中壮年时代不学习是亏上加亏,老年时代不学习是衰上加衰。一刻不学习叫做忘记,一个时辰不学习叫做放纵,一天不学习叫做荒废。...

学者须是正襟端坐,读圣贤书,收敛此心,不为外物所摇夺,自然日有进益。

学习的人必须要衣服整齐,端正地坐在那里诵读圣贤的书籍;要将心思收敛起来,不被学习以外的事物动...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也;此日闲过,二可惜也;此身一败,三可惜也。

德才兼备的君子有三种情况感到可惜:这一生不致力于学习,是一可惜; 这一天悠闲而过,无为无获,是二可惜; 这身名一旦败坏,是三可惜。...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对读书入迷的人, 作文必然工致精妙; 对技艺入迷的人, 技能必然完善高超。...

读书以心为本, 心不在, 虽勤无益。

读书以专心作为根本, 心思不在学习上, 即使很勤奋也没有什么收益。...

吾始学书, 对模古帖, 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 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

我开始学习书法时,先是对着古字帖临摹,只学得字的形体。后来不轻意落笔书写, 而先凝神静气思考, 将字形结构在心中设计好再去写,时间长了才掌握书写的技法。以后读明道先生的书,书中这样说:“我写字非常敬肃认真,不是要把字写好, 只是以此才是学习。”既然不...

每读一书,且将他书藏过,读毕再换,其心始专。

每读一书, 暂且把其他的书收放一边, 待读完这一本再换下一本, 如此才能使思想专一。...

人而不好学,伥伥如行尸,何不肆微勤,潜心书与诗?

人不致力于学习,迷茫而不知所措,如同行尸走肉。为何不竭尽全力勤奋学习,专心致志地研读诗书呢?...

学须静,静可以一心志,凝思虑;不静则学或骛(wu务)外,不能向里。

治学必须安静, 安静才能够心志专一, 凝神思考。 不能安静就会使学习时时分心走神, 不能集中精力放在治学上。...

读书须是加沉潜之功,将义理去浇灌胸腹,渐渐荡涤去那许多浅近鄙陋之见,方会见识高明。

读书必须沉下心来用功夫, 用经义名理学说来充实心胸, 渐渐地荡涤掉自己的许多浅薄鄙陋的见识, 这样才会使见识高明起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待到运用之时,才悔恨读得太少; 事情不亲身去做,不会知道其困难。...

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人学习知识就像登楼梯一样,登上一个台阶,视线所及就愈加广阔。...

积薄为厚,积卑为高,故君子日孳孳以成辉。

人的道德品行能够从浅薄积累成为淳厚, 从卑下积累成为高尚; 所以君子努力不懈, 以致形成光彩照人的美德。...

(读书)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读书好比登山,人大多想登上高处,却不明白如不理会低处,终不能登到高处的道理。...

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 故始学者不好(hao号) 也。 及至朞(ji机) 月,所观弥博,所习弥多, 日闻所不闻, 日见所不见,然后心开意朗,敬业乐群,忽然不觉大化之陶

圣人的学说清淡无味, 所以开始求学的人不喜欢它。 等到过了一个月, 看到的越来越广博, 学习的越来越深入; 每天听那些所没听过的道理, 每天看所没看过的书籍; 这样之后才会豁然开朗, 而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 与同学朋友愉快地探讨问题。 长期下去, 忽然感到教...

学之正而得所养,如木日茂,如泉日流,谁得而御之?

治学方法正确, 而又从中得以修身养性, 这样天长日久, 其道德学问就如同树木一天天茂盛起来, 如同泉水一天天流淌汇聚成河, 谁还能抵得过?...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chi吃)鄙。

做学问的人有聪敏的有迟钝的, 写文章的人有精巧的有笨拙的。 学习迟钝的人能够不断积累功夫, 不会达不到精妙成熟; 写文章笨拙的人经过反复琢磨思考, 最终会写出妙文, 脱离鄙陋。...

贲(bi闭)园奚足慕?下帷故宜遵。山成由一篑(kui愧),崇积始微尘。

美丽的花园哪里值得去羡慕观赏?闭门苦读的精神才应当遵循学习。 土山是由一篮篮土堆积而成的, 高山是从微小的尘埃开始聚积起来的。...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 (kui傀)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聚土成了山, 风雨就会从山中兴起; 积水成深潭, 蛟龙就会在潭中产生; 多做善事形成美德, 自会获得智慧、 学识, 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一步步地走下去,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汇聚细小的水流, 就不能形成江海。...

博学, 谓天地万物之理, 修己治人之方, 皆所当学。 然亦各有次序, 当以其大而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学习应当广泛, 对于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道理, 修养自身治理人世的方法等等都应当学习。 然而也各有次序, 应当以重要而急需的作为首先学习的内容, 不可杂乱没有系统。...

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正淳云:“欲将诸书循环看?”曰:“不可如此。须看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 如射弓有五斗力, 且用四斗

读书不可贪多, 应常使自己的理解能力绰绰有余。 宋人万正淳说:“应将许多书循环着看?”我说:“不可如此。必须看一本书弄通它, 再看另一本书。 如果参杂着进行, 反而会被不懂之处所困挠。 比如扯弓射箭, 我有五斗力量, 不妨用四斗的弓, 这样就可以拉满弓, 使...

涓涓之流, 积成江河。 泉源方动, 虽只有涓涓之微, 去江河尚远,却有成江河之理。若能混混(滚滚),不舍昼夜,如今虽未盈科, 将来自盈科; 如今虽未放乎四海,

细微的水流, 能够汇聚成江河。 泉水从源头开始流动时, 虽只有细细的水流, 距离汇成江河的距离还很远, 但却有着汇聚成江河的趋势。 倘若能滚滚向前, 昼夜不停, 如今虽未灌满坑坑洼洼, 将来自能灌满坑坑洼洼; 如今虽未流向大海, 将来自能流向大海; 如今虽未能...

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第次,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

就两本书来说, 则应先通晓一本, 然后再读另一本。 就一本书来说,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也要各自讲究顺序而不可混乱。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去读书, 并且谨慎地恪守这一原则。一个字,要探求清楚它的解释,一句话要探明它的意旨。前面的未有所得益, 就...

今使涂之人伏(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熟)察,加日县(悬)久,积善而不息, 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 人之所积而致矣。

现在让普通人去学习道德法度, 如果能够专心一志, 认真思索, 细致辨察, 加上日长天久地积聚善德而不停息, 就能获得最高的智慧, 并能顺应天地变化加以治理世事。 所以说, 圣人是由普通人不断积累学识、 美德而形成的。...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

积一勺勺水能汇成滔滔江河,聚一点点尘土能加高巍巍峻峰;如果不立志不勤奋, 自然没有成功的可能。 诸位学子能放弃人间的杂事, 专心致志地勤奋好学, 一点点积累知识并贯穿始终, 那么逐渐积少成多,学业必然有所长进。如能就以上所说的去做,那么或慢或快, 或先或...

彼求之而后得, 为之而后成, 积之而后高, 尽之而后圣; 故圣人也者, 人之所积也。

努力探求然后才有所得益,身体力行然后才有所成就, 不断积累经验然后才有所提高,追求尽善尽美然后才能成为圣人。所以说,圣人,是由普通人积累道德、才学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宁近毋远。

读书应当博览群书。我曾认为读书宁可详细不要简略, 宁可从基础读起不要好高鹜远, 宁可下笨功夫不要投机取巧, 宁可立足眼前不要拖到以后。...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众多的江河模仿海水流动不止, 终能汇聚于海; 丘陵仿效大山静止不前, 故不能与大山相聚,这是因为山丘画地自我限制的结果。...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与人交往应勤勉探求学问, 事业的成功在于不断积累知识。...

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 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紬(chou抽)绎玩味。 如未通透, 却看前辈讲解, 更第二番

凡是读书, 必须按照次序, 如读了一章三句, 先理解体会第一句, 等到透彻了,再理解体会第二句、 第三句, 等到弄明白后,将全章反复探索体味, 寻究其中的道理、 意旨。 如果这样尚未明了透彻, 就去看前人的解释, 再一次细致阅读, 待看到自己的长进和提高处, 才算...

学不可躐 (lie猎)等,不可草率,徒费心力; 须依次序,如法理会, 一经通熟, 他书亦易看。

学习不可不按次序, 不可草率马虎, 白白地耗费精力; 应当依照次序, 按照正确的方法理解领会。 一部经书贯通熟悉, 其他书也容易看了。...

读书必专一。 必正心肃容, 计遍数。 遍数已足而未成诵, 必须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一书已熟,方读一书。毋务泛观,毋务强记。非圣贤之书毋读,无

读书必须专心致志。 必须思想端正态度严肃, 要计算读书的遍数。 遍数阅读够的还不能背诵, 必须继续阅读达到背诵。 遍数未读够就已经能背诵了,还要阅读完规定的遍数。 一本书滚瓜烂熟了,才去读另一本书。千万不要广泛阅览,千万不要死记硬背。不是圣人和贤士的...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且就今日起, 日挨一日做去。 志量不要卑狭,工夫不要间断,事事寻一个天理,时时存一个诚敬。不少因循,不肯堕落, 自有进益。

逝去的岁月不可挽回, 未来的时日还可以把握。 因此应立足于今日, 一天接一天地努力学习。 志向气量不要窄小狭隘, 功夫不要间断, 任何事物都要探寻出道理所在, 任何时候都要心存诚实恭敬。 学习循序渐进, 不投机取巧, 不甘堕落, 如此自会有所收益、 提高。...

必待一书毕然后方换一书,并不得兼读他书及省遍数。

读书必须看完一本然后再换另一本, 不能同时阅读数本以及减少读书的遍数。...

学者诚知所先后,则如木有根,如水有源,增加驯积, 月异而岁不同,谁得而御之?若迷其端绪,易物之本末,谬事之终始,杂施而不逊, 是谓异端, 是谓邪说, 非以

学者果真知道学习由浅入深的先后顺序,就如同树木有根,如同水流有源, 加上老师的教诫和学识的不断积累, 使自己每月每年都有新的收获,长期下去,谁还比得过?如果学习条理迷乱,改变学习的先后、 主次顺序, 始终违背事理行事, 杂乱无章而不恭顺, 这就叫异端, 就叫...

凡看文字, 先须晓其文义, 然后可求其意, 未有文义不晓而见意者也。

凡是看文章, 必须先弄懂其字面含义, 然后再去探求其内含意旨, 没有不明白字面意思而却知晓其内容意旨的。...

不做讨便宜底学问, 便是真儒。

不做省力取巧的学问, 才是真正的儒士。...

读书之法, 当循序而有常, 致一而不懈, 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 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 然后心静理明, 渐见意味。 不然则虽广求博取, 日诵五车, 亦奚益于学

读书的方法, 应当循序渐进而持之以恒, 专心致志而坚持不懈, 耐心地揣摩文章的标点断句和内容含义, 认真体察检验身体力行的实际感受。 如此之后才会内心清静淡泊, 明白文章所阐发的道理,逐渐感受到文章深厚的意味。不然的话,即使广泛求取,每天背诵五车书籍,...

君子之学, 必日进则日新, 不日进者而必日退, 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君子对于学习, 必须每天有所进步, 有新的收获, 不能每天有所进步就一定每天有所退步, 没有不前进而不退步的。...

蓄不久则著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

学识积蓄时间不长,著述就不会丰富;学识积累得不够深厚,阐发就不会完美。...

汲汲焉毋欲速也,循循焉毋敢惰也。非止学问如此, 日用事为之间, 皆当如此, 乃能有成。

心情急迫但不可追求速成,循序渐进但不能懒惰懈...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 方其根芽, 犹未有干, 及其有干, 尚未有枝, 枝而后叶, 叶而后花。 实初种根时, 只管栽培灌溉, 勿作枝想, 勿作叶想, 勿作花想, 勿作

立志学业, 努力用功, 如同种树一样。 开始时只生根芽, 没有树干; 等到长出树干, 还没有树枝; 生出树枝然后才会生出树叶, 树叶长成然后才会开花结果。 实应该初种树苗时, 只管栽培灌溉, 不要去想那枝条, 不要去想那绿叶, 不要去想那开花, 不要去想那结实。 空...

或问: “人有日记万言, 或妙绝技艺者, 是可学乎?”子曰:“不可。才可勉而少进,钝者不可使利也。惟积学明理,既久而气质变焉, 则暗者必明, 弱者必立矣。”

有学生问: “有人能每天记忆一万句话, 有人技艺高妙绝伦,这, 可以向他们学习吗?”老师回答说: “不可。 即使有才能的人,他的点滴进步都是经过努力得来的。 迟钝愚笨的人不可能使他马上变得很聪明。 只有不断积累学识, 弄明事理, 时间久了, 人的气质才识也就...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治学必须追根求源,必须从根源基础上下功夫,不断汲取,填补知识, 循序渐进。...

土之积也则为丘,水之积也则为河,行之积也则为圣。

尘土不断堆积就能聚成土丘,流水不断汇集就能聚成江河,美行不断积累就能成为圣人。...

学《诗》而不求《序》, 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

学习《诗经》而不先看懂阐释诗经的《诗序》,好比想要入室而不先去找到房门。...

学者为学, 进一步, 便见得一步的道理, 若层累渐渍, 则道理自精微矣。譬如登山, 上一层有一层光景。迤��(yi li倚里)而上, 到绝顶处, 光景自

学者学习, 每提高一步, 都可以获得更深一层的道理。 如果逐渐层层积累,那么对道理的认识自会精粹细密。就好比登山,登高一层所见就有一种新的光景,曲折攀登到顶峰,景物更是不同。学者功夫下得深, 道理也就理解得深刻。 登山上得层次高, 光景也就见得多。...

学者不可不志于远大, 亦不可骤期乎远大。 盖行远自近, 登高自卑也。

学者不可不树立远大的志向, 也不可急于期望实现远大的志向。 这是因为行走的目标虽然遥远, 也要从近处一步步走起, 攀登的山峰再高, 也要从低处一步步登起。...

方寸起岑楼,一勺生龙鱼。

很小的树木,不断生长,可以超过高楼;水一勺一勺地积累,可成深渊, 生出蛟龙鱼鳖。...

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而后可以胜天下之大。

广泛地学习探索, 不遗漏一件细微的事物, 而后可使知识渊博到无所不晓、 包容天下的境界。...

学莫先乎致知。 穷理格物, 则知无不尽, 知之既尽, 则守无不固。

学习没有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了。不断探寻推究事物的原理,所知道的事理就没有不详尽的; 所知既然详尽,恪守事理行事的思想就没有不坚定牢固的。...

汝等常勤精进,譬如水小长流,则能穿石。

你们应当不断勤奋学习,精心一志,努力上进。比如微小的水只要长流不断, 就能够穿透石板。...

至论本求编简上, 忠言乃在里闾间。

精采高明的论述本应到书籍中寻求, 忠诚有益的话语多出在普通百姓中间。...

夫明《六经》之指(旨),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 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明确理解《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六经的内容旨意, 广泛涉猎各种学术派别的书籍, 即使不能提高道德品行修养, 整治社会风气, 但仍然可以作为一门学问, 以此作为自己的依托。...

入山见木, 长短无所不知; 入野见草, 大小无所不识。 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 采草以和方药者, 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 夫通人览见广博,不能掇 (duo多)以论说

进入大山看到的树木, 是高是矮, 没有不能分辨的; 进入田野看到的野草, 是大是小, 没有不能分辨的。 然而一个人不能伐木来盖房子,不能采集野草来配制药方,据此可知这个人对野草、树木不懂得加以利用。 学识渊博、 贯通古今的人, 即使读书多见识广, 但如果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