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韩偓《深院》

韩偓《深院》

韩偓

鹅儿唼啑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映碧芭蕉。

这首写景咏物的小诗,出色地描绘了深院的闹春景象。立意新颖,写法很有特色。

首先,作者不直接写深院的幽静,而是用闹春的景象反衬出深院的幽静冷落。你看,深院里有黄嘴的鹅儿在呷水嬉戏,有美丽的凤子在轻盈地翩翩飞舞,红色的蔷薇花映衬着绿色的芭蕉叶,这是多么热闹、美丽的春景;但是,人呢?人在帘后昼寝,院子里却没有人!这热闹的春景不正反衬了深院的幽静冷落?

其次,作者善于选配声、色,善于炼词。写鹅嘴用“栀(zhī)黄”,颜色鲜艳、具体。写凤子的腰用“腻粉”,“粉”即白,“腻粉”则比白多一种色感,说明作者的感受非常细腻。“栀黄”、“腻粉”、“红”、“碧”等表颜色的词的运用,使画面色彩繁丽,显出热闹的春意。象声词“唼(shà)啑(zhá)”(鹅儿呷水声)和形容词“轻盈”的运用,使对“鹅儿”、“凤子”的描写极为生动、传神,使画面活泼,声色并茂。“鹅儿”即鹅雏,“凤子”即蛱(jiá)蝶(蝴蝶的一类。杜甫有“穿花蛱蝶深深见”句)。作者不用“鹅雏”、“蛱蝶”,而用“鹅儿”、“凤子”,显得十分亲切。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反复运用对照的手法。一是色彩的对照。“栀黄”、“腻粉”、“红”、“碧”相对照,四种颜色都显得更鲜明。二是动态和静态相对照。蔷薇、芭蕉和昼寝的人,与呷水的鹅儿,飞舞的凤子相对照,静态的更静,动态的更活跃,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三是环境与人物相对照。闹春的景象,繁丽的画面,反衬了昼寝的人的无聊、清冷,也含蓄地反映了作者不肯附“逆”而遭忌后的心境。正如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所说:“写深闺昼寝,以妍丽之风景映之,而含情在言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韩偓《深院》” 的相关文章

白居易《魏王堤》7个月前 (10-06)
贾岛《寻隐者不遇》7个月前 (10-06)
李涉《竹枝词》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华州西》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临泷寺》7个月前 (10-06)
李约《观祈雨》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李白《苏台览古》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杜甫《三绝句》7个月前 (10-06)
姜夔《绿萼梅》7个月前 (10-06)
赵翼《论诗》7个月前 (10-06)
邓肃《花石诗四首》7个月前 (10-06)
陆游《沈园二首》7个月前 (10-06)
苏轼《虔州八境图》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狄归昌《题马嵬驿》7个月前 (10-06)
钱珝《未展芭蕉》7个月前 (10-06)
张文姬《沙上鹭》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杜牧《途中一绝》7个月前 (10-06)
张籍《法雄寺东楼》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孟云卿《寒食》7个月前 (10-06)
常建《落第长安》7个月前 (10-06)
韦应物《登楼》7个月前 (10-06)
戴复古《怀家三首》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何景明《竹枝词》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李端《拜新月》7个月前 (10-07)
裴迪《华子岗》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
厉鹗《春寒》7个月前 (10-07)
惟则《湖村庵即事》7个月前 (10-07)
叶绍翁《田家三咏》7个月前 (10-07)
赵俞《督亢陂》7个月前 (10-07)
毛先舒《吴宫词》7个月前 (10-07)
罗邺《公子行》7个月前 (10-07)
无名氏《凉州歌》7个月前 (10-07)
赵嘏《经汾阳旧宅》7个月前 (10-07)
赵佶《在北题壁》7个月前 (10-07)
王驾《社日》7个月前 (10-07)
柳开《塞上》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