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四年后,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改谪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据《东坡先生年谱》,是年“四月发黄州,自九江抵兴国,取高安,访子由,周游庐山”。此次诗人游庐山名胜佳处达十分之五六,得诗数首,独此诗广为人们传诵。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又名乾明寺,建于晋代。西林寺和东林寺相毗邻。

这是一首理趣诗。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着眼点在“看”字上。“横看”即正面看,“侧”承前省略了“看”。这里的“看”字就是视点视角的不同。因为视角的不同便形成了视角印象的不同:或成岭,或成峰。岭为山顶平,峰为山岭尖。“看”为首句之句眼。

次句在首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把因为视角不同所形成的视觉印象加以提炼:“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概括了视线的所有方位。语言质实但概括力极强。

第三句承上。或成岭、或成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庐山的形象就成一个难解之谜,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面貌呢?“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对前两句意思的深化,又起到启下之作用,引导人们去探究“不识”之因。

结句解开了这个“谜”,“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是只因的意思。这是全句之结论。“身在此山中”,置身在变幻多姿的庐山中,认识反而被限制。此句结出,却有言外之意:如何能识庐山真面目呢?只有身在此山外。身在此山外,才能形成清醒的认知视角。这和中国传统的谚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表达的道理是近似的,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宋贤要入议论,着见解,力可拔山”(《蠖斋诗话》),本诗充分体现了宋人理趣诗的特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苏轼《题西林壁》” 的相关文章

子兰《长安早秋》7个月前 (10-06)
子兰·《襄阳曲》7个月前 (10-06)
曹邺《老圃堂》7个月前 (10-06)
于武陵《高楼》7个月前 (10-06)
李涉《润州听暮角》7个月前 (10-06)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李涉《竹枝词》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华州西》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建昌江》7个月前 (10-06)
张说《送梁六》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花卿》7个月前 (10-06)
杜甫《赠李白》7个月前 (10-06)
高适《营州歌》7个月前 (10-06)
秦观《邗沟》7个月前 (10-06)
祖咏《终南望余雪》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张乔《宴边将》7个月前 (10-06)
张籍《赠王建》7个月前 (10-06)
裴潾《白牡丹》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卢纶《山店》7个月前 (10-06)
王勃《蜀中九日》7个月前 (10-06)
韦应物《登楼》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李白《越中览古》7个月前 (10-07)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黄景仁《别老母》7个月前 (10-07)
吴伟业《伍员》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汤显祖《冯头滩》7个月前 (10-07)
王禹偁《泛吴淞江》7个月前 (10-07)
许浑《紫藤》7个月前 (10-07)
张文姬《溪口云》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杜牧《兰溪》7个月前 (10-07)
张籍《泾州塞》7个月前 (10-07)
薛涛《筹边楼》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
杜甫《少年行》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雪》7个月前 (10-07)
李益《从军北征》7个月前 (10-07)
李益《塞下曲》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