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赏析 > 历代诗词绝句赏析 > 耶律楚材《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

耶律楚材《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

耶律楚材

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

风回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墨浓。

裴公亭,唐代裴休为济源人,济源留有裴公祠、裴公亭等建筑。闲闲老人,赵秉文,号闲闲,金代文学家,一代文坛盟主。“济源四绝”是他的著名诗作。耶律楚材过济源,登裴公亭,自然联想到赵秉文的“济源四绝”,于是作了此诗。

前两句“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山接青霄”,这里不是说山以天为背景,而是山上一片青翠,天空似碧如蓝,远远望去,天和山是一个颜色似的相接相连。而水面倒是非常空明,无色无波,恍如无物。“滟滟”本是形容水色,这里用来形容山光,见得出山既青翠,又且有层次,好像浮动的水波,而水则一清见底,非常平静,宛如镜面。下两句写一场小小风雨过后,因为是小风,水面并未掀起波澜,只有一阵颤动的涟漪,但作者没说是水动,而是说小风回旋,在镜面上揉起了几丝、几圈浅浅的蓝色。原来的水,清澄见底,几乎无形,现在才“揉”出了一些浅蓝的纹理,这就是“风回一镜揉蓝浅”。而远山被雨浇洒后显出了层层深绿色,好像一幅用泼墨技法、黛绿颜色染出来的彩墨图。山是凝重的,水是轻盈的,虽然略有风雨,但风雨之后依然是一幅彩色分明的自然美景。

诗的写法是顺着视线移动,先看到远山,后看近水,流动的山,静止的水。风过处,水面起了变化,再去看山,原来山色也变了,这是雨带来的。原来的景美,风雨过后,景又何尝不美?

耶律楚材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和作家。他身为辽国后代,却先后在金、元做官,在复杂的环境中,他能比较平稳地为官三十多年,至少他得保持一种内心的平衡。我们知道,他从少年时就留心佛道,他的集子叫《湛然居士集》,这不就透露出他思想深处超脱、豁达的一面吗?此刻他想到赵秉文感叹金由盛转衰的“济源四绝”,当然会有风风雨雨、江山依旧的感慨,但以大元重臣的身份,他觉得风雨过后,山水更娇,所以挥笔清新地记下了景,也自然地流露了情:旷达高远之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耶律楚材《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 的相关文章

李商隐《北齐二首》7个月前 (10-06)
许浑《谢亭送别》7个月前 (10-06)
司空曙《金陵怀古》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寒闺怨》7个月前 (10-06)
韩愈《题楚昭王庙》7个月前 (10-06)
白居易《华州西》7个月前 (10-06)
李约《观祈雨》7个月前 (10-06)
李白《长门怨二首》7个月前 (10-06)
高适《别董大》7个月前 (10-06)
吴伟业《采石矶》7个月前 (10-06)
陆游《示儿》7个月前 (10-06)
苏轼《望海楼晚景》7个月前 (10-06)
吴隐之《酌贪泉诗》7个月前 (10-06)
唐彦谦《文惠宫人》7个月前 (10-06)
王安石《夜直》7个月前 (10-06)
韦庄《梦入关》7个月前 (10-06)
韩氏《题红叶》7个月前 (10-06)
施肩吾《幼女词》7个月前 (10-06)
柳淡《征人怨》7个月前 (10-06)
戴叔伦《过三闾庙》7个月前 (10-06)
韩愈《湘中》7个月前 (10-06)
王士禛《江上》7个月前 (10-07)
李白《越中览古》7个月前 (10-07)
李白《秋下荆门》7个月前 (10-07)
吴伟业《伍员》7个月前 (10-07)
于谦《石灰吟》7个月前 (10-07)
周紫芝《题湖上壁》7个月前 (10-07)
汪藻《即事》7个月前 (10-07)
司马扎《宫怨》7个月前 (10-07)
葛鸦儿《怀良人》7个月前 (10-07)
张仲素《春闺思》7个月前 (10-07)
杜牧《金谷园》7个月前 (10-07)
杨敬之《赠项斯》7个月前 (10-07)
郭震《米囊花》7个月前 (10-07)
刘方平《春怨》7个月前 (10-07)
吕本中《木芙蓉》7个月前 (10-07)
惟则《湖村庵即事》7个月前 (10-07)
谢枋得《武夷山中》7个月前 (10-07)
陈孚《博浪沙》7个月前 (10-07)
毛先舒《吴宫词》7个月前 (10-07)
陈恭尹《读秦纪》7个月前 (10-07)
李群玉《黄陵庙》7个月前 (10-07)
王驾《社日》7个月前 (10-07)
柳开《塞上》7个月前 (10-07)
无名氏《题玉泉溪》7个月前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