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典故大全 > 文化典故

《文化典故》

    收录163464

苗族板凳舞的传说

板凳舞是苗族独有的舞蹈。每逢大喜日子,主客对饮,吃得高兴的时候,往往随手提起两条板凳,“沓沓沓”地打响,边打还边舞。尤其是送客出门时,主家及帮主家陪客的寨邻,总免不了提着木板凳,在院坝或路口,宽平的路上跳起欢乐粗犷的板凳舞。板凳舞是怎样兴起来的呢?我...

朝鲜族荡秋千的来历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朝鲜族妇女有荡秋千的习惯,她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荡秋千呢?这里面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从前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国王和王后都非常疼爱她,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漂亮的宫殿。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国王从来不让公主离开这里,每年只...

苗族芦笙会的来历

在一个苗家寨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妻,老汉名叫篙确,老婆婆叫娓鸟。他们四十多岁才得了一个女儿,喜欢得什么似的,给她起名叫榜篙。这榜篙啊,长大了真是心灵手巧,纺花刺绣谁也比不上她。小伙子们没有一个不喜欢和她接近,可是在榜篙看来,却没一个合她的心意。 原来榜...

鄂温克族敖包会是怎么来的

很早以前,在一个鄂温克村子里,有个少女含冤而死,死后阴魂不散,兴妖作怪,搅得村里人心惶惶。后来,人们请萨满跳神,促住她投进熊熊的烈火中烧。烧她的时候,人们跪在火堆前祈祝道:“我们已经杀了牛羊,把您当成伯母来接待。我们请来的萨满已经穿上法衣,戴上铜面,看...

耍狮子的来历

说起耍狮子有这么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 西汉武帝派张骞打通了西域,治服了匈奴。从那以后,西域许多国家都给汉朝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到了东汉章帝刘炟时,大月氏国给汉朝进贡了一头猛兽,头大如筛,口大如盆,眼似铜铃,满身金毛。这只猛兽十分凶猛,关在铁笼里时常...

讲评书的由来

四川民间流传着讲评书的来历。讲评书,早先叫讲圣谕,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宣讲皇帝老倌的话。 清人一进关,就强迫老百姓剃光头留毛根儿。百姓不服,皇帝就下圣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街上到处贴满告示。也有不怕事的人,衙门前脚贴,后脚就去扯了。 后来,官府就想...

风筝的来名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说起风筝的起源,那...

对台书的传说

从前,在河北省昌黎滦县乐亭一带,民间沿习着这样一种风俗:富裕人家,每逢遇到孩儿生日、满月,为老人做寿等红白喜事,为了红火热闹,排场阔气,常常要请对台书、唱对台影。 一次,滦县岭上一家财主,为给老太爷庆六十六大寿,专从乐亭、滦南请了两台书。一台就是乐亭大...

基诺族古俗中的贝崇拜

贝,又称贝壳,为海洋特产。就其功能来说,见诸于历史记载的不外有两种,一是作为货币;二是作为饰品。 在我国,贝是最早的一种货币。《尚书·盘庚》中载有:“兹予有敌政,同位具乃贝玉。”疏:“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在商周时期的墓葬里,经常...

杂技来源的传说

据说,在很早的时候,世上并没有杂技,也没有专门耍把戏的人。杂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说来还有一个小小的传说呢! 传说在黄帝时代,天下战事突起,黄帝带兵在古冀州一带与蚩尤相斗。有一次,黄帝要组织一次战斗,以图彻底打败蚩尤。在战斗开始前,黄帝做了周密的布置,...

布依族丢花包的故事

丢花包是居住在贵州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通过丢花包,他们可以各自选择自己满意的对象来“浪哨”(即谈恋爱)。在浪哨中如果双方情意相投,便可结成终身伴侣。每年夏历新春佳节,从正月初一到三十的一个月里,各寨的后生...

为什么演茅故事

茅故事,是土家族调年中最有趣味的哑剧。有时,也讲几句土语插白。人数不多,混身扎稻草,头上扎五支草瓣,四支向下,一支向上。一出场,就做放火烧山的动作,每人手拿粗纸剪成的碎条,点火后,打着呵欠,满场乱跑乱烧,紧接着用小树枝当斧砍树,满场乱砍。模拟砍火烟、烧...

藏戏的传说

从前,西藏有一个名叫竹多·唐东吉博的人,心地非常善良,从小就喜欢给老乡做点好事情。他已经做了许许多多好事,但还是天天在想着怎样才能再给老乡做点事情。 有一天,他从拉萨河边走过。那时候,拉萨河上还没有桥哩,河宽水急,小小的牛皮船,光在河里打圈圈,两岸等...

麻姑仙女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麻姑是一位寿延千年的女寿星。在女性长者寿诞之际,家中的寿堂上往往会张挂一幅美丽吉祥的“麻姑献寿”图。图中的麻姑手中托着贡盘,内装自己酿造的灵芝酒以及金樽、酒壶和仙桃等,而麻姑呢,她正笑容可掬地凝望着你。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麻姑...

王母娘娘

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著名女神,又称“金母”、“王母”、“西姥”、“王母娘娘”。据葛洪《枕中书》载,西王母为盘古真人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最初为一个怪神,后经由神话至仙话的演变,西王母逐渐成为天尊之女,群仙领袖,最终又变成道教中的至尊...

寿星

现代人们在举行寿庆活动时,往往把被祝寿人称为“寿星”,年纪大的称老寿星,并称男的为“寿公公”,女的为“寿婆婆”;年纪小的则称小寿星。 寿星,顾名思义,原来是星的名称。一说寿星原是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星,为东方苍龙七星——角、亢、氏、房、心、尾、箕之一。...

曲剧的来历

河南曲剧,原是“大调曲子”演变而来的。早先,它是就地围台,人们叫它“草台曲”。草台曲演的戏,大都是婆婆妈妈的家常琐事,不用刀枪蟒靠,所以也有人叫“布衫戏”。后来,布衫戏搬上舞台,又改称为“高台曲”。那么,怎样从草台曲到高台曲呢?这中间有段来由。 传说...

塔吉克族的鹰崇拜典故

凡是去过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对塔吉克文化有所接触的人,几乎都会说塔吉克族是一个“鹰的民族”。这是因为塔吉克文化中有许多现象都与鹰有关,正如同人们可以将汉文化称为“龙的文化”一样,在某种意义上,亦可以将中国塔吉克文化称为“鹰的文化”。鹰在塔...

八仙

八仙在中国民间的众多神仙中,锋头最劲、影响最大的神仙,有关他们的传说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所述的八仙过海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八仙的传说始于唐代,其时已有“八仙图”、“八仙传”等,然八仙姓氏至宋代尤有变更,至《东...

大肚弥勒

笑口常开、宽容大度的弥勒佛是很多民间供奉者的吉祥佛神。他慈悲为怀、保佑平安、消灾祛病,是一位多能之神。 弥勒信仰在中国经历了世俗化与民族化的过程。弥勒佛在中国的佛殿中,多是大肚笑佛的形象。其实,这并非弥勒佛的本像,而源于中国的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

唱戏的来历

陕西民间传说,唱戏是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的,后来的戏班把他视为始祖敬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个神奇的故事。 传说在过去,人间的皇帝每年都要到天上去拜见一次玉皇大帝,祝玉帝圣体安康,保佑人间天下平安,万事如意。玉皇大帝也照例要大设酒宴,用天宫里的琼浆玉液,...

带彩戏的来历

啥叫“带彩戏”?就是戏中演出的杀人、铡人、枪毙人,要刀枪见红,与真的一样,这就叫带彩戏。那么,这戏是咋兴的呢?其中有段故事。 传说民国初年,豫鄂交界的红淌河村,有个土匪头儿叫朱殿坤,人称“三麻子”。三麻子当过大军阀吴佩孚的马弁,吴垮台后,他跑到豫西山里...

蒲剧的起源

蒲剧是山西省有名的大剧种,驰名河南、陕西,曾远到内蒙、甘肃,就连河北、青海也有它的观众。当地人叫“乱弹”,外地人称蒲剧。为啥称蒲剧呢?就因它起源于晋南黄河岸边的蒲州城(今永济县)。 蒲剧怎么会起源于蒲州呢?那还得从明朝成祖朱棣永乐年间说起。 明朝的开...

合和二仙

合和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原来寒山寺最早建于梁代天监...

财神

财神崇拜也是最普遍的世俗神信仰之一。财神信仰源流不可考。通常认为自明代始有财神,实际上自宋代市商发展以来,较早的专司财利之神利市仙官已经出现,元时又有了利市婆官的奶奶神。明代则传说招财进宝利市之神是赵公元帅,即赵公明,因此神名号是“金龙如意正一...

猴戏的来历

古时候,河南新野有个大山里住着很多猴子,人们叫它猴山。有一天,一个卖草帽的拉着一车草帽打猴山过,在一棵白果树下歇歇儿。山上一窝猴子下来,见卖草帽的拿着一顶草帽当扇子扇,轰一声都上车上抢草帽,接着都学着扇起来。卖草帽的一见慌了,赶忙上前去夺。猴们一蹦...

台湾避债戏的传说

台湾过年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就是除夕晚上许多寺庙要演戏,一直演到夏历正月初一早晨。这种戏叫“避债戏”,年关还不起债的穷人,可以到戏台下看戏避债。如果债主到戏台下讨债,会激起公愤,不但讨不到债还会挨打。海峡对岸的福建省仙游县,过去也有“避债戏”。海峡...

祭灶祭火塘

山里的苗家都爱在堂屋挖砌一个四四方方的大火塘,当中安上一个铁三脚,再架上鼎罐或煮食的铁锅。吃饭、烤火都围坐在火塘边。如果客人来得不多,添几条小板凳或草墩,挤一挤就得了。以后,由于“人兴柴败”,燃料不够,才兴用灶的。 苗家用火塘是大有讲究的,如火塘都...

观音菩萨

在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人们最熟悉,最感亲切的,恐怕要数观世音菩萨了。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我国自隋唐以来,观音信仰随佛教的兴盛在民间深入人心,观音形象逐步脱离印度传说模式,...

刘海戏蟾

在民间诸神中,刘海的知名度很高。地方戏曲如湖南花鼓戏即有《刘海戏蟾》、《刘海砍樵》剧目,以此为题材的年画更是比比皆是。 刘海何许人也?他又是怎样成为神仙的呢? 刘海是五代宋初的道士,本名刘操,字昭远。燕京(今属北京市)人,曾为辽朝进士,后事燕主刘守光为...

皮影戏的来历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

钟馗

钟馗,道教神话人物。传说为终南山人,生前应武举不中,愤而触阶而死,托梦唐明皇,自谓应武举不中,立志除灭天下妖孽。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民间流传...

熟猪头供土地菩萨

逢年过节,施秉一带的苗家人爱用煮熟的猪头敬供土地菩萨。这个习俗的起源,说起来还有个故事。 过去,清水江边有户人家,只有哥弟二人。为了生活,他俩每天起早贪黑,打鱼捞虾;得来的鱼虾,除了自家吃,还拿去换些铜钱。天长日久,兄弟俩便有了一些积攒。 一天,弟弟捧...

唢呐的故事

在我国的不少地方,每遇红白喜事儿,往往爱请班子吹手,吹吹打打,闹闹排...

祭鼓

大家都晓得,苗家有个传统的“祭鼓”节日,分十三年一大祭;六、七年一小祭。隆重得不得了。“祭鼓”是以“疆略”为单位举行的大规模祭祀活动。一个“疆略”是一个始祖传下来的血族兄弟,共同敬奉一个“祖宗的灵魂都住在里头”的木鼓。所以,祭鼓其实就是祭祖。 祭...

布依族吹木叶的来历

高山木叶起堆堆, 可惜阿哥不会吹, 哪时吹得木叶叫, 只用木叶不用媒。 这是布依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中,广泛流传着的一首情歌。吹木叶的来历,贵州省安龙、册亨一带还流传着一个优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哩。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憨厚老实的布依族后生,名叫丹叶,从...

箫的来历

我国有种乐器,叫箫,吹起来很好听。据说,第一个做箫的人,是舜呀! 上古时候,舜刚刚长大成人,就被黑心的后娘赶了出来。舜有家回不去,四处流浪。这一天,他走到泰山脚下,见这里风景好,就到村里给长老打了个招呼,住下来开荒种地。 当时,泰山脚下的人常为鸡毛蒜皮的...

土族人家供“神箭”

土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约19万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大多数聚居在青海互助、大通、民和三县境内,长期以来与当地汉、回、藏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土族人民中保存着许多古老的风俗,很富有教育意义,传至今日的“...

笛子的由来

藏族人都爱吹笛子:牧羊人爱吹笛子,流浪的人爱吹笛子,出家的喇嘛也爱吹笛子。为什么人人都爱吹笛子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藏王朗达玛统治着西藏。这时候,离开松赞干布的英雄时代已经很远了。 朗达玛不是一个正直的人,心肠像冰块一样冷酷,性情像狐狸...

欧伦神的传说

据说从前有夫妇二人,住在兴安岭的山峪里,男的对他女人还不如对他的马和狗,因此远近的人,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恶鬼”。 女的每天挨打受气,实在忍无可忍了,就骑着马带着狗逃走了,跑过仓库——欧伦时,想拿点儿吃的,就登梯上去了。恰巧碰到“恶鬼”匆匆忙忙朝她追...

龙王爷

天皇皇来地皇皇, 海里有个海龙王。 广钦顺闰多厉害, 旱涝丰欠由它掌。 这首民谣,是旧社会久不下雨,农民们向龙王爷求雨时唱的。迷信者认为,刮风下雨是受“龙王”支配的。并认为:龙王有“兴云布雨”的本领。所以他叫下雨,就下雨;他叫刮风,就刮风。还说:年景是...

安宅门神

门神为自古及今受人普遍尊崇的神之一。旧时岁末,家家户户都将旧的门神画像剥下,在门楣上张贴新的门神画像,以求驱邪辟恶,祈福纳吉。门神成为家宅平安的吉祥保护神。 门神的产生实与古人鬼魂崇拜有关。殷周尚鬼,人们将许多坏事和怪事都看成是鬼怪作祟,对此充满...

傣族“苾朗岛”的故事

傣族民间乐器苾朗岛(傣族乐器,意为带葫芦的笛子)的演奏有着迷人的魔力,它那优美而柔和的声音,像是对你讲述着自己动人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云南的德宏地区,大盈江和槟梅江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繁荣的摆...

京族祭镇海大王

唱哈节是京族隆重的民族节日。广西防城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过节,都在“哈亭”祀神、祭祖和“唱哈”(京语,即“唱歌”)。所祭的神主要是镇海大王。为什么祭他呢?有一段传说咧! 南海北部湾西北端海边有一座白龙岭,船...

塔吉克族的鹰笛

老辈人常讲,世界上只有塔吉克人才有鹰笛。这鹰笛是怎么来的呢?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很多年以前,兀鹰是和塔吉克人居住在一起的。那时候,为了狩猎,塔吉克人家家户户都养鹰,那鹰就像现在的猎犬一样。 鹰白天随主人狩猎,夜晚给主人看家。塔吉克人都很爱自己的鹰,把...

祭蝉

在雷公山下的丹江一带的苗家,至今还残存着这样的风俗:男子出门,如遇蝉虫飞来巴身,便认为魂魄已被蝉虫勾走,务必当即返家,请巫师来杀鸡祭蝉。 为什么兴祭蝉呢? 传说很久以前,清水江边有个荣细寨,寨上有一对长得很美的姐妹,一个叫榜柯,一个叫尼纪。爹妈都蛮喜欢...

普米族竹笛的传说

在秀丽的普米族山村,处处可以听到悠扬的竹笛声。竹笛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查蹉”夜会离不开竹笛引舞,上山放牧离不开竹笛作伴,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更离不开竹笛倾吐衷肠……竹笛,普米语叫“苏理”,关于它的来历,云南省宁蒗县普米族中有这么一个传说。 很早很早...

天后妈祖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供奉的海洋保护神,又称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圣母等等。道教称,太上老君封妈祖为“辅斗昭孝纯正灵应孚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有关妈祖的记载,大约起于北宋。妈祖原是都巡检林愿之女,名默娘,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

杀牛祭祖

过去,苗家祭祖都必须宰杀水牯,(因此,又被称为“吃牯脏”)后来,多数地方都不这样做了,但还有少数地方还沿袭古风,直到现在,还欲禁不止。为什么要杀牛祭祖,各说不一。下面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种传说。 传说古时候,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抱了三年,抱出十一个崽。第...

祭雷

我国有些地方兴祭雷,就是每年第一声春雷响的那天,就开始祭。十二日一祭,直到稻秧叶翻呈鸡毛状以后,才停祭。每逢祭雷的日子,不能犁田种地,只能闲耍。 原先雷公是怕人的,后来怎么人又敬起雷公来了呢?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雷公和人的祖先戈耶,还有龙、虎等都是...

苗族巫师喊“杭肸”的由来

“杭——肸——”苗族巫师在念咒时,都先要这样长声地呼喊。“杭肸”是什么意思呢?相传,“杭”和“肸”是两个放牛娃的名字。这里有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生病是妖魔在作怪。谁要是得病了,就必须请巫师到家里来,把鬼赶开。 有那么一个姓金的老头,他能...

侗族牛腿琴的传说

侗家自古以来就喜欢养牛。不知哪年哪月哪个朝代了,在湖南、贵州、广西交界的罗蒙山区,出了一位养牛能手,他姓吴,排行第七,大家就叫他吴七。 吴七虽然以养牛为主,但他从不卖高价,碰到哪些穷哥来买牛,他常常不收现钱,只换取一点实物就算了。这样,附近的父老乡亲...

仡佬族泡木筒的来历

独特的仡佬族乐器——泡木筒,是用一尺五寸右右长,拇指大小粗的泡桐树打空,在尾部钻两个眼,头部用水竹做成哨子安上而成。泡木筒乐器,可以吹奏仡佬族民歌,也可以演奏其他歌曲。音调悠场婉转,悦耳动听。 关于泡木筒的来历,在仡佬族人民中流传着一个十分动人的故...

苗族月琴的故事

苗家山哟高又美,高山流出清泉水。 清泉水哟清又甜,清甜水映杨玉翠。 玉翠泉边等情哥,情哥名叫何阿贵。 阿贵被卖八达洲,日盼月望不见归。 玉翠造琴访百里,琴声伴着阿哥回。 这一首古老的苗家山歌。叙说了玉翠和阿贵的爱情故事,与月琴起源,紧密相连。如今,苗家...

拉祜族葫芦笙的传说

每逢年节,拉祜山的大村小寨、山岗田野到处飘荡着优美动人的葫芦笙乐曲,老年人用深沉的“过年调”迎佳节,庆丰收,祝愿日后生活更加富裕,青年人用轻快的“求婚调”传情表意,觅知音,求佳偶,缔结美满幸福姻缘。 拉祜族的芦笙是怎样传下来的?拉祜人传说,芦笙是厄沙...

“图良”的传说

景颇族有一种奇妙的乐器,叫“图良”。两节竹子,接成一支竹管,两手握着管的两端,从中间的孔吹奏。随着用气的大小,两只手的开合松紧,能吹奏出音色丰富、变化无穷的优美旋律。初听“图良”演奏的人都会为这种构造简单而表现力极强的乐器惊叹不已。“图良”在过去...

水族铜鼓的由来

住在贵州三都县的水族人,酷爱铜鼓,逢节过年,喜庆之事,都敲铜鼓舞乐,说起它的来历,有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从前水家没有铜鼓。有一回,水王到咸阳朝拜秦始皇,看见皇宫门外,一边挂着一个圆圆的大宝贝(那会儿,他还不知道叫做铜鼓),轻轻一敲,呜呜嗡嗡,久久鸣响,余音...

彝族三弦的来历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居住的彝族人民,每逢节日,青年们弹起大三弦。欢快地跳啊唱啊,老人们在火炉旁,边弹起小三弦,边讲故事。说起这三弦的来历,还有个有趣的美妙传说。 从前,有一个帮土司家放羊的小伙子,家里很穷,只有个老母亲,他已二十五六岁了,还讨不起媳妇...

傈僳族葫芦笙的来历

居住在四川凉山一带的傈僳人吹芦笙跳舞时,先吹悲调,舞步后退,然后再吹欢乐调,舞步朝前。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个悲痛曲折的故事呢。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个穷苦的傈僳汉子,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妻子。他领着一双小儿女,打山挖药,种地织布,但累死累活也交不清地主的租...

侗族踩芦笙的来历

湖南省靖州县居住的侗族人民,传说着有关踩芦笙来历的故事。 相传,自从凡间有了芦笙以后,水龙每年都要下凡来听人们吹芦笙。 有一年,水龙下凡来听人们吹芦笙,当穿过一片大森林时,不小心碰上树枝,左眼掉进许多毛虫,又痒又痛,再没心思听人们吹芦笙了,就回天宫。可...

笙的来历

相传北宋年间,仁宗皇帝赵祯治理朝纲条条是道,使国家安宁无患,百姓安居乐业。 一天,仁宗皇帝突然得了重病,头痛得直撞龙床。宫中医生谁也看不透得了什么病症,文武大臣一见可慌了手脚。御史包拯更为着急,亲自派人去乡下寻找郎中,以救圣上。几天过去了,没有音信。...

彝族葫芦笙的故事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在云南楚雄彝族居住的一个寨子里,有一家贫穷的农民,一家三口,有个独生姑娘,长得非常漂亮,晃眼一看,好像山里的杜鹃花一样。 马樱花开了十八回,谢了十八回,姑娘成人了,上门求亲的人很多。穷人家的小伙子争着上门来说,有钱有势的财主更是挖...

苗家造芦笙

现在苗家逢年过节、喜庆丰收,都要吹芦笙、踩歌塘。只要芦笙一响,后生坐不住,姑娘心发慌,正是“听到芦笙响,脚痒手也痒”。但如果哪个问:你晓得芦笙是怎么造出来的吗?有的人晓得,有的人就不一定晓得了。 听老人们摆,在古时候,天下的人才有十二个。他们很勤劳很...

匏琴的来历

很久以前,京岛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 一日,穷后生张元与另一个京岛的有钱人的后生妹阮氏芳对歌,你问我答,我问你答,不分输赢。张元的母亲心下想道:这妹仔若果嫁给我儿,我死也眯眼了。阮氏芳的父亲心下暗道:这后生有大才,明朝做得大事,若果把我女儿配给他,我倾家...

“木库连”的传说

“木库连”,是达斡尔族老幼喜弹的民间乐器。它的构造很简单:一个开口的铁锋中间着薄钢片。含在嘴里用手拨弹钢片的弯头,声音不大,却幽美动听,就像林间的各种鸟鸣一样。关于“木库连”,达斡尔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四五百年以前,有一对恩爱夫妻。不幸,男的...

赫哲族的口弦琴

口弦琴,赫哲语叫空康吉,它是赫哲人从上辈流传下来的乐器。它有中指那么长,能吹出欢乐的喜调,也能吹出悲伤的苦调,同时还能用它来对话呢!年轻的姑娘和小伙常常坐在大树下,大江边,互相吹口弦琴,用琴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表达他们的爱情。 说起口弦琴,在上一辈老人...

锡伯人吹芦笛的传说

锡伯人爱吹芦笛,过去那阵子呀,一个比一个吹得欢,叫人心驰神往。说起芦笛,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的锡伯人中,还有个传说哩。 从前,锡伯族聚居的村庄有一个小伙子,父亲早故,由母亲抚养他成长。他长大了就去学堂读书,没有一个学友比他更用功。他家境贫寒,除有一个芦笛...

哈尼族小三弦的传说

哈尼族称小三弦为“拉厚厚然”。它用梨木制成,是哈尼族男青年最喜爱的一种弦乐器。小三弦的形状与普通三弦近似,只是琴身较短,长不过一尺半;弦柄的顶端,有的镶嵌着一面闪闪发光的小圆镜,有的雕刻成引颈长鸣的雄鸡,有的镂作奔突回首的多角鹿或怒目而视的蛟龙;琴...

苗族吹木叶的由来

苗族小伙子邀约姑娘们来游方,总喜欢吹水叶。为什么呢? 传说很久以前,苗寨里出了个名叫波耶的姑娘,二十出头还没有婆家。这不是因为她长的呆、长得丑,嫁不出去,恰恰相反,她生得白净漂亮,聪明伶俐,天天都有人上门来提亲,可她一个也看不上眼。 波耶是个独生女,父...

彝族月琴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和动物一样,都不会说话,都愚味无知,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动不动就互相争斗残杀,整个世界,一片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把人和动物分开,把聪慧和愚笨分开,天神便在四川凉山的最高峰上,放了四只碗:金碗、银碗、铜碗、木碗。里面分别盛满蠢水、恶...

布依族月琴的来历

布依族的月琴娓娓动听,关于它的来历,有很多说法,在贵州省贞丰、谟望、册亨、安龙一带,有一个这样的传说。 传说从前,在北盘江边,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男的叫勒木,女的叫妹丝,两人同浪哨,感情至深。可惜那时布依族青年男女,只有浪哨自由,没有婚姻自由,婚姻大事...

鸾鸟

鸾鸟又称“青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吉祥仙禽。 鸾和凤凰一样都为传说中的神鸟,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与凤一样,鸾既为吉祥瑞鸟,自然也为封建神学政治所利用,“鸾凤见”是王道仁政的体现。《尚书》中载:“周公归政于成王,太平制礼,鸾凤见。”晋王嘉《拾遗记》中...

傣族象脚鼓的传说

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等地的傣族象脚鼓,傣语称“光酣咬”,意即长尾巴鼓。其形状似象腿,所以汉语称象脚鼓。说起它的来历其中包含着一段悲壮凄楚的故事呢。 很久以前,在离边界不远的一个寨子里,住着一对夫妇。丈夫岩相,是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妻...

鹤为涉禽类鹤科动物,有丹顶鹤、灰鹤、蓑羽鹤多种,在中国历来被视作羽族之长。《花镜》中记载:“鹤,一名仙鸟,羽族之长也。有白,有黄,有玄,亦有灰苍色者。但世所尚皆白鹤。” 鹤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被称为“一...

太平鼓的传说

兰州有一种社火,叫太平鼓。太平鼓很特别,鼓长三尺多,用宽长的布带斜挂在身上,用麻绳拧成长长的鼓槌,边走边打边表演,颇有地方特色。据说太平鼓兴起于明代,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要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 明太祖朱元璋东征西讨,统一天下,当了皇帝,只有...

鼓的来历

河北省民间流传着人们击鼓镇邪、制鼓作乐器的故事。 传说,盘古开天劈地以后,世界上有了人,可那个时候鬼怪多,老百姓不能安安生生过日子。 这怎么办?为了搭救人们,老天爷就派天兵天将下凡,帮助驱赶鬼怪,这些鬼怪一看是天兵天将来到,统统吓得跑了。他们跑,天兵天...

牛皮鼓的传说

苗家,不管哪村哪寨,不管白苗还是青苗,也不管是姓陶还是姓项,凡是死了人,都兴打牛皮鼓。 为哪样呢? 听老辈子讲:很早以前,人死了不马上埋,用篾编一个篼子装着,吊在堂屋里,供三亲六戚来悼念。还要请湍公来,为死人念指路呢! 有一次,湍公去给一个死人念经。他念了...

虎为活食食肉动物,为山林中的猛兽,历来被称为“百兽之王”、“百兽之长”。《说文》这样介绍:“虎,百兽之君也。”《风俗通》中也说:“虎为阳物,百兽之长也。” 虎的威猛,有力为人所羡慕,所以常被用来象征、比喻人事诸相。自古至今,关于虎的词令很多,并且都为...

腰鼓的由来

腰鼓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是一种集体舞蹈,常在节日或集会时表演。舞时,表演者做武士装扮,腰间挎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队前有两人打铙钹指挥,边走边打边舞,舞蹈欢腾激烈,动作整齐化一,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传,腰鼓的来历与汉朝和亲的王昭君...

满族腰铃的传说

早先年,萨玛跳神只能打神鼓祭祀祖先,不会降妖驱鬼,后来有了腰铃,一些妖魔鬼怪全被镇...

马骨胡的故事

马骨胡,壮语叫“冉列”,即高音胡琴的意思,也称马骨琴。关于它的来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壮乡的山寨中,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叫阿冉。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马各头(赶马的人)。他家的母马生下个小马后,不久突然病死了。阿冉就精心护...

麒麟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与龙、凤、龟合称为四灵。只因其为传说之兽,故关于其形象的描绘古来很多。一般说来,麒为雄,麟为雌,麋身,牛尾,鱼鳞,足为偶蹄且五趾,头上有一角,角端有肉。《说文》中曰:“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

孔雀

孔雀为鸟纲雉科大型飞禽。我国所产多为绿孔雀。雄者羽色绚烂,以翠绿、亮绿、青蓝、紫褐等色为主,带有金色光泽。尾上覆羽延长为尾屏,上具五色金翠线纹,开屏时尤为艳丽多彩,有“鸟中之王”之称,自古即为吉祥珍禽。 孔雀以其美艳的形、色取悦于人,因此古时已作为...

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早春开花,味芳香,其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仅可生食,亦可制成皮梅、话梅、梅干等多种蜜饯,还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之用。 梅在我国有四千年栽培史,它最大的价值就是供人们观赏。梅发源于四川,此外,广东大庚岭的罗浮山、杭州...

壮族葫芦胡琴的传说

广西桂西壮乡有一座高峣的九龙山,九龙山上有一股小小的山泉。这山泉离道路很远,行路人很难找到它。 泉边住着一户人家,只有两兄弟。哥哥懒惰,自私又狠毒,弟弟勤劳,大方又善良;哥哥独吞了父亲的遗产,弟弟靠打柴种瓜度日。哥哥爱吹牛,凡事都要逞凶耍无赖,弟弟老...

木鱼的由来

木鱼是怎么来的?老辈人有一种讲法,说是唐僧西天取经,回来路过通天河,一条大黑鱼偷吃经书,后来捉住黑鱼,敲一下黑鱼头,它就吐出经书上面的一个字来,敲一下,吐一个字,不敲不吐。所以和尚都要用木头刻一个黑鱼头,一天到晚,一刻不停地去敲黑鱼头,让它把经吐出来。...

哈萨克族的东布拉

东布拉是哈萨克人心爱的乐器,说起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人们不愿提到他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象征着凶暴;人们不敢走进他的宫殿,因为这座宫殿是一个杀人的屠...

喜鹊

“喜鹊”是“鹊”的俗称。在古代,鹊曾被称为“神女”。先秦时代,人们认为喜鹊具有感应预兆的神异本领,“易卦”称“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鹊恶湿,晴则噪,故被视作阳鸟,又称“乾鹊”。此外,鹊知太岁星之所在,鹊巢的开口总是背着太岁星的。又鹊巢知风,...

瑶族长鼓的传说

长鼓,又名横鼓,为广东连阳县瑶族所喜爱。关于它,早在瑶家山上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瑶山一个村寨,住着一个老头儿和他的两个儿子。老头儿一生辛勤劳动,家有一些田产和山林,生活比较富裕。这样的光景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老头儿的身体也跟着一天...

满族手鼓的故事

满族祭祖用手鼓,说来还有段动人的传说哩! 黑龙江省宁安县一带的满族人传说,很早以前,宁古塔一带的大山上往外喷火冒烟。喷出的火碰山把山烧化,遇水把水烤干。土地干裂了,五谷烧焦了,老百姓眼看要饿死了。 一天,阿布卡恩都里巡视周天路过这里,百姓纷纷跪在道上,...

壮族铜鼓的传说

壮族人,世世代代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 天上星星多, 地上铜鼓多; 星星和铜鼓, 给我们安乐! 铜鼓是怎么来的呢?广西西林县的壮族老辈人传说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传说,壮族的开天辟地老祖布洛陀,造了天地和人以后,就在天上安家了。为了照看子子孙孙方便,布洛陀...

鹭又称鹭鸶、白鹭、白鸟、春锄、属玉。鹭羽毛洁白,脚高颈长喙坚,姿态优美,其形象早就被用以饰物。旧时有鹭羽、鹭车、鹭鼓等。鹭羽为白鹭做舞具,鹭车车柱末端刻鹭为饰,因以命名,是仪仗中的鼓吹车。鹭鼓又名建鼓,殷代时以翔鹭为饰,故名。 鹭成群飞翔有序不乱,旧...

竹是一种奇特的植物。古人曾对竹有过这样的描述:“不刚不柔,非草非木。”不过按现代植物科学分类,竹属禾本植物。 在中国,因为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清秀素洁,节坚心虚,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修修有君子之风,所以很早就有人歌咏竹,诗骚中多有这样的句子...

月季

月季为蔷薇科直立灌木。其花数朵集成一束,花梗细长。花瓣有单、重二种,重瓣多达80片左右,有红、紫、白、粉、红、黄、绿等色。月季花季特长,由此而得许多别名。如: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胜春,瘦客等。 古人对月季花多人偏爱,留下许多著名诗句,如南宋诗人杨万里...

槐树

槐树为我国常见乔木,材质细密,可供建筑或制作器具。旧时人家的庭院、街边道旁多有种植。 《花镜》云: 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槐象征着三公宰辅之位。西周时,朝廷中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左九棘,为卿大夫之位,右九棘,...

水仙

水仙属石蒜科,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水仙因其性喜水不沾泥,故名水仙。水仙有单瓣(单叶)、千瓣(千叶)之分。单叶水仙又称“金盏银台”,宋代诗人杨万里《千叶水仙花》诗序云:“世以水仙为金盏银台,单叶者其中有一金盏,深黄而金色。”千叶水仙花皮卷皱密蹙,下轻黄...

梧桐

梧桐是桐的一种。梧桐实用价值较高,但其之所以被人们视为神异之树,得来源于我国流行的俗语:“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梧桐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们视其为“灵树”,其生也不凡。《太平御览》引《王逸子》中说:“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淳矣,异...

鹌鹑

鹌鹑为鹑鸡类雷鸟科动物。在过去的中国农村,人们很喜欢饲养鹌鹑,并经常举行类似斗鸡的斗鹌活动。斗鹌中斗胜的鹌鹑,被视为英雄,身价倍增,饲养的主人也因此受到人们的赞扬。因此,一些有志之士隐退乡下时,也喜欢饲养鹌鹑以寄性,借此磨大砺心志。 鹌鹑有时也被看...

松是数千年来文人墨客所咏赞的对象,也是朝野普遍珍视的吉祥物。在中国文化中,松树占有很显著的地位。画家就特别喜欢松树,没有哪种树像松树那样经常出现于艺术作品中。 在我国传统植物文化观念中,松历史被视作“百木之长”。松被古人以现实人伦关系作了如此规...

鸳鸯

鸳鸯属鸟纲,鸭科。雄称鸳,雌称鸯。雄者翅上羽毛五颜六色,美丽可爱,其上有一对栗黄色的扇状羽毛,如帆一样立着,称为剑羽或思羽。雌者毛色较单调,以褐色为主。 鸳鸯常栖息在岸边多树而幽静的溪流、湖泊或近山河川中,为名贵的观赏鸟类。作为婚嫁吉祥物,主要因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