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典小说 > 灵隐诗迹

灵隐诗迹

         西湖十景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两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柳浪闻莺、花港观鱼。以至亭台、楼阁、古刹、名山,何处不留名人之题咏,为何诗迹二字,独加之灵隐?盖灵隐之诗,一字一句皆为千古所不磨,故不留迹而迹自留也。
        你道这是甚么诗?也不是明,也不是宋元,也还不是五代,乃是初唐时人,姓骆,名宾王,乃浙江金华义乌县人。这人生来有些夙慧,七岁上便能赋诗,不但能赋,出语定然惊人,至于为文,落笔千言,真有倒峡泻河之势,及长成了,大有声名。同时还有个卢照邻、王勃、杨炯,与他共称做“卢、骆、王、杨四才子”。那时,王勃曾在滕王阁作赋,盛为海内所称,故骆宾王尝对人说:“若论才名,吾愧在王前,耻居卢后!”其自负也如此。既入仕,初为的是侍御史,十分荣显。不期那时,唐高宗皇帝晏了驾,武则天太后临朝,初还恐人议论,立太子为帝;后见人心自属,遂将帝贬到房州,竟做了女主, 自称金轮皇帝,渐渐将唐家宗室子孙,杀戮殆尽。骆宾王一时看不过,遂上疏请立卢陵王为帝,不宜反唐为周。武则天见了,不胜大怒,遂贬骆宾王为临海丞。
        武则天既贬了骆宾王,恐怕又有人继此有言,遂严刑重罚,欲以箝天下人之口。不知天下人之口,虽被他箝了,然人心不平,个个怀愤。早恼犯了一个将军之怒。
        这将军也姓李,名敬业,原是个有血性的男子。因受了唐家爵禄,见武则天身为唐朝后妃,承恩受宠,隆重无比,今一日反唐为周,大悖伦常,不觉忠义激发,遂训练精兵,竟犯帝阙。又恐天下人溺于闻见,不知其罪,因知骆宾王是个大才子,又见他为则天所贬,要求他做一道檄文,以讨其罪。因遣人到临海,将骆宾王竟请到军中。此时骆宾王一肚牢骚,无处发泄,要他做檄文,正中其怀,遂提笔来,朗朗烈烈,为李敬业代做了一篇道:
        伪周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杀君鸩母: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廷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坏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自此檄文一出,传遍天下,谁不叹武后之罪,谁不慕敬业之忠,思量举义相从。一日,此檄传到武后御前,武后细细读去,读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两句,忍不住以袍袖掩口而笑。再读到“一坏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两句,便不觉动容惊问道:“此檄文是何人所作?”左右禀道:“这就是日前上疏,被贬做临海丞的骆宾王所作。”武后听了,再三叹息,道:“我贬他,只道他是个庸臣,谁知有才如此,而竟使之流落不偶乎?此宰相之过也!”
        骆宾王这道檄文虽然做得妙,可以感动人心,争奈武则天反唐为周,这十八年原是天意。李敬业的人力,如何争得来?举兵不多时,早一败涂地。李敬业既败了,骆宾王岂能使他独存, 自然要走得没踪没迹了。武后果然放他不下,再三叫人物色。有人说他死在军中了,又有人说他逃回义乌去了,又有人说他削发为僧了。寻了年余,那里有个影响?武后也只得罢了。正是:


        拨乱应须忠勇全,有忠无勇也徒然。
        檄文纵是高天下,马到旗开便可怜。


        骆宾王平昔最爱的是灵隐,此番竟隐于此,绝不露一些形迹。那灵隐的可爱在何处?略表一二便知。离城西十二里,高有九十余丈,周围亦有十二里。汉时称为虎林,因有白额虎,尝在阶下听经。至唐因避帝讳,更名武林。其发源直自新安,从富春至余杭,蜿蜒五百里,遂结穴于两峰三竺。这北高峰上有浮屠七级,远眺则群山屏列,湖山镜浮;云光倒垂,万象俱俯;画舫往还,恍若鸥凫。其次则有鸟门峰、石笋峰、香炉峰、狮子峰、莲花峰、飞来峰。岩洞则有呼猿洞、玉女洞、龙泓洞、射旭洞。溪涧则有南涧、北涧、大涧。名泉则有月桂泉、伏犀泉、永清泉、倚锡泉。其最为人所赏鉴者,惟冷泉寺之左右,多有静室,如韬光庵、白沙庵、石笋庵、茶庵、无着庵、松偃庵。更有胜阁如望海阁、超然阁、永安阁、弥陀阁、云来阁。俱是天造地设的。独灵隐寺是晋咸和元年,西僧慧理建造的。山门紧对着巉崖峭壁,门上一匾,是“绝胜觉场”,系葛洪写的。景德四年,改名香月林。还有白云岩、松隐岩。天下丛林,最著名的莫过于此。门前就是冷泉亭,乃唐刺史元藇所建。高不倍寻,广不累丈。撮奇搜胜,真乃仙境。春之日,草碧花香,可以导和纳粹,畅人怀抱;夏之日,风冷泉亭,可以蠲烦消暑,起人幽情。秋冬则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起,水与阶平。坐而玩之,物无遁形。亭前峭壁皆凿世尊罗汉,真是神工鬼斧。清溪内,怪石昂藏,流泉湍急;游鱼喷沫,碧藻澄鲜。卧可垂纶于枕上,坐可濯足于床间。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冷之一字, 大有开悟人处。
        那亭子右首,不上里许,有一峰孤石,可四十围。山势葱秀,石瓣槎桠,远远望去,宛似一朵千叶莲花。峰腰有一小洞,其口不过二尺许,望之黝黝黯黯,峭峻不可攀跻。此中有一白猿窟穴在内。那白猿还是慧理法师所蓄的,每见那白猿临涧长啸一声,则诸猿毕集,人皆谓之“猿父”。好事者施食以斋之,闻呼即出,后人便建一饭猿台。到了宋朝,有僧守一,或朝或夕,每叩木鱼数声,那老猿即便下来,与守一作伴,代守一烧香换水,或洗菜担柴。有暇便与守一弈棋赌胜。凡事俱也领会,只是不能言语。守一自有此猿,不但朝夕不至寂寞,人来要看猿的,都有布施斋粮。就是那老猿,也日日有人持果品,来与他吃。
        忽一日,临安知府,姓袁,名元,来游灵隐,到了方丈坐下,遂与老僧叙茶,已毕,偶问道:“宝山有个呼猿洞,洞中有个千岁猿,能知人事,可是真么?”老僧道:“灵性相通,人物无间,却是有的。”老僧因请知府到冷泉亭上坐了,随唤支宾到守一长老处,呼取老猿到亭上来。守一连忙将木鱼敲了三下,老猿即从洞中走出。守一道:“本府太爷要请你相会,只索去走一遭。”老猿听见要他去见太爷,就把身子蹲了一蹲,头摇了两摇,却像有不欲去见的意思。守一道:“凡事随缘,岂容拣择?先天一着,却要留心。”守一道了四句,那老猿也就随了支宾,走到知府面前,两手作一问讯形状,随转身问讯了本山长老。知府也就觉道他灵异。长老道:“还有灵异处哩,极会下棋。”知府道:“果然会下?可晓甚棋?”长老道:“不论围棋象棋,俱已精妙。”知府心内道:“天下国手,惟我称尊,岂有猴子倒好的道理?”就命取棋子来。先把象棋摆上。老猿拱手让知府起子。知府就把一个“海中捞月”之势,绝顶一着,从来没人赢得的。那老猿不慌不忙,走了几着,也只平常,临后几着,知府着忙道:“我输了,输了!”那袁知府平日极是高手,着着有解,此番或未容心算到至极处,故此输了。知府心里又道:“围棋,我有仙传,从来国手推让!”叫取围棋来,着了一盘“铁纲势数”,到后来,老猿却输了半子。知府大喜,又要再着一局。老猿摇手,不欲再着。知府对长老道:“本府围棋原系天下第一手,老猿输半子,也还差不多。今要再着,他便作难,未免有些惧怯。烦你转谕他,再试一局,何如?”长老便转叫老猿再着。知府遂着起手。老猿将手格住,右手就将一子,放在当心。知府暗笑道:“从来无此一着!”他便随手应去。着到局终,知府却输半子。知府道:“我二十年来,从无一局相对。今日不料——不料与老猿着得三盘,却输了两次,岂非怪事?只恐外人知我输与异物,宁不可笑!”心中怏怏。
        不料济颠走近前来,把老猿头上一摸,说道:


        “先天一着已多年,黑白盘中没后先。
        今日天机殊太泄,有缘缘里恰无缘。”

道罢,把手将老猿脑后一拍,只见那老猿把头点上两点,挺然直立在棋枰之侧,推来挽去,全然不动。仔细看之,竟像木削成,石琢就,天台山上老僧峰一样的。知府惊讶称奇。长老即命侍者取些干柴,将老猿驾起,众僧念起往生咒来,立时焚化。守一说偈道:“咄!咄!
        断峡猿公,傲来小友。不计年华,那知子丑!踢碎虚空,劈开枷杻。世外超然,洞中藏丑。太液池头,寻莲觅藕。费了聪明,橘中逢叟。一着仙机,阿谁参剖?口不谈天,手能摩斗。却被顽仙,当头一掊。大汗浃身,从空作抖。急走急走,日已倒酉。唱彻渭城,前途到否?
        咦!八万四千谁是你?世间没有闲花柳!”
        守一道罢而回。知府笑道:“这个老猿可谓极有神通的了,如何被这颠和尚,三言二语,一掌打死?”但死得更奇:下火后,明明看见他在云端合掌作礼而去。也是一段公案。
        这是呼猿洞的后事,按过不叙。且说那骆宾王既无踪迹,则诗人中又少了一个才子。不期过不得数年,又出了一个才子,叫做宋之问。
        这宋之问,才子之名,却也不减于骆宾王。但此时见武则天女主临朝,逞纵淫欲,其他莫论,只朝臣中一个张昌宗,一个张易之,二人最为宠幸。那时宋之问年少才高,也动了个望幸之心,因赋了一首明河篇,以寓意。武后见了,微笑道:“诗意虽美,然是儿有口过。”遂不诏用。宋之问不胜愤忌,遂弃官而浪游于四方,以诗酒自娱。一日,游到杭州西湖之上,南北两山,遍历一回,因爱灵隐寺飞来峰之形胜,泉石秀美,遂借寓于寺中, 日夕观玩其妙。
        原来灵隐后山最高名曰鹫岭,从下而上,殊费攀跻。而山上有泉,转流而下,不烦众僧之取汲, 自能流至厨灶间,以供众僧之饮。岭面朝东,而日出正照,钱塘之潮,隔城而望。如在目前。那时宋之问观之不尽,爱之有余,欲赋一首,以占灵隐之胜,奈境界雄者雄,而幽者幽,可以入诗者应接不暇,从何处题起,一时苦吟,未得佳句。时值秋天,是夕月光皎洁,松筠与泉石互映,宋之问不欲便睡,因而绕树闲行,只觉树影婆娑可爱,但秋气逼人,微有寒色,不觉信口吟一句道:

“岭边树色含风冷。”


        宋之问偶然触发,吟了这一句,正想着再吟一句,合成一联佳句,不期一时再对不出,因而口里念着这一句,只在殿前走来走去。忽见殿上琉璃灯下,蒲团之上,有一个老僧在那里打坐,见了宋之问,也不起身,只觉他苦吟不就,因忍不住问道:“年少郎君,既要吟诗,风景只在口头,何用如此苦搜?”宋之问听了,不觉暗自吃惊,道:“除了卢、骆、王、杨,我也要算做当今一个才子,怎么这老和尚,开口就轻薄起来?”欲要呵叱他,又见他说话虽若戏侮,而风景只在口头之言,却大有意思,但问道:“师父莫不也会吟诗么?”那老僧却才答道:“老僧诗虽不会吟,但这一句早已代郎君对就了也。”宋之问听见他说对就了,暗笑道:“不知对些甚么出来!”因对说:“何不念与我听?”那老和尚因念道:

“石上泉声带雨秋。”


        宋之问见老僧对句幽隽,不觉惊喜道:“老师父原来是个诗人,我弟子失敬了,请起奉揖。”揖罢,又问道:“老师父既出口便成,想胸中定然头头是道。我弟子见灵隐泉石秀美,欲赋一诗,以纪其胜,虽说只在口头,却一时括不出,只做得首二句在此。请教老师父,不知可还能为我再续一联否?”老僧道:“有二句?可念来。”宋之问因念道: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那老僧听了,也不假思索,即随口道:“何不曰: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听了,愈加敬服,道:“老师父先辈雄才也!弟子何能及一二。老师父既已露一班,何不卒成之,以彰灵隐之胜?”那老僧闻言,略不推辞,欣然又续念道: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渐凋。
        夙龄尚遐异,披对涤尘嚣。
        待入天台路,看予渡石桥。”


        那老僧不假思索,信口念完。宋之问听了,方才服倒,道:“老师父佳作,声调雄浑,摹写曲折尽情, 自是诗坛名宿,卢、骆、王、杨之俦也,决非隐逸中偶然得句者。不知为何遁入缁流?”那老僧见问,但微微叹息,并不答应。宋之问知其别有深意,也便不复再问,但朝夕在寺中与他盘桓,深相结纳;暗暗细察,方知他正是骆宾王。欲待明问他,知他决不应承,因细细述武则天近日狂淫之事,道:“只可惜李敬业事不成,带累得骆侍御‘千古诛心’的一道檄文空作了,殊令人怅怅?”那老僧听了,不觉蹙起眉来说道:“此既往之浮云,居士还只管说他做甚么?”
        到次日,宋之问再寻那老僧闲谈时,已不知何往。只待宋之问去后,那老僧方又回到寺中。此时寺中僧众,因他有“天香云外飘”之句,遂起了一所屋宇,名天香院,请那老僧住于其中。又过了许多时,一日,无疾而终,皆相传以为得了正果。世虽屡更,却流传下这一首诗,为灵隐千秋生色,再无一人敢于续笔,所以谓之“诗迹”。

        《灵隐诗迹》选自《西湖佳话》一书。该书作者署名古吴墨浪子,其生平事迹无考,仅就该书成书的时间,可断定其为清康熙年间人。《西湖佳话》全名《西湖佳话古今遗迹》,是一部以西湖风景名胜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集子。全书共十六篇,大都是根据史传、稗史、杂记和民间传说敷演而成的故事,塑造了一批为群众熟悉而又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灵隐诗迹》中的主人公骆宾王就是其中的一位。
        骆宾王,唐初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三人一起,被称为“唐初四杰”。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感愤武则天专权篡政,积极响应李敬业起兵声讨武氏的义举,愤笔疾书,写下了一篇卓绝千古的讨武檄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这次轰轰烈烈的讨武运动,在武则天的残酷镇压下,起兵不多时,就一败涂地了。起兵失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众说纷纭。唐《新传》云:“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而《通鉴·考异》则载:“敬业入海,欲奔东夷,至五陵界,阻风,伪将王那相斩之来降,余党赴水死。”前者采自民间传说,而后者则以官书为据。难以辨别孰非孰是,骆宾王的下落,也就成了千古不解之谜了。
        唐代孟棨所著的《本事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宋考功(宋之问)以事累贬黜,后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吟行,且为诗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思,终不如意。有老僧,点长明灯,坐大禅床,问曰:‘少年夕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答曰:‘弟子业诗,适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僧曰:‘试吟上联。’即吟与之,再三吟讽。因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丽。又续终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僧所赠句,乃为一篇之警策。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此说流传甚广,《太平广记》、《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等书亦有记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九集部别集类《骆丞集提要》曾对此说提出异议:“孟棨《本事诗》则云宾王落发,遍游名山。宋之问游灵隐寺作诗,尝为续‘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句。今观集中与宋之问踪迹甚密,在江南则有投赠之作,在兖州则有饯别之章,宜非不相识者,何至觌面失之?”骆宾王的诗集《临海集》中确实收有赠宋诗三首:《在江南赠宋五之问》、《在兖州饯宋五之问》、《送宋五之问得凉字》。诗中称宋之问为‘故人’,可见两人过从甚密,并非泛泛之交,当然不会“觌面失之”了。以上两说孰是孰非,不是不言而喻了吗。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古代小说“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显然,它完全不象史传记载那样,务求真实,容不得半点虚假。鉴此,作者根据孟棨《本事诗》的记载和民间流传的有关轶事奇闻敷衍成《灵隐诗迹》,也就无可非议了。
        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活动的环境,是一篇小说所必不可少的。《灵隐诗迹》在这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足资借鉴的经验。
        小说开篇从西湖十景说起,从景致说到名人题咏,从吟诗题迹引出诗人骆宾王,从其身世经历谈到他的隐遁避祸,从而又说起灵隐的风光景色,继而又讲到呼猿洞的一段神奇“公案”……情节曲折,脉络连贯,宛如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故事”,被作者巧妙地连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而情节完整的故事,体现了作者精于构思,善于布局的技艺。
        在刻画人物形象方而,这篇小说亦有其独到之处。作者钩沉辑佚,孜孜趷趷潜心搜求有关骆宾王的史料传闻,不惜大量的笔墨加以渲染。粗略地统计一下,整篇小说中,仅这种传闻史料的引用,就达八、九次之多。作者甚至将骆宾王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一字不漏地录于书中,真可说得上是刻意点染,不苟一笔。相反,对于骆宾王的形象容貌的描写,却又吝啬得出奇,一笔全无,真是惜墨如金。虽然如此,读者并不觉得骆宾王的面目模糊,读者早已从义愤写檄文,寺中对诗等情节的叙述中对骆宾王这位才华横溢、孤忠正直的隐士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以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点。骆与宋之问对诗一段描写,尤为传神。这一段描写中,骆宾王的话语不多,又都极其简练,但是给人一种出语不凡的感觉,其所吟的名言警句,确能令人折服。不仅如此,作者还注重加强侧面描写,以弥补正面描写之不足,主要是通过对宋之问描写来体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宋的描写,作者紧紧抓住其情感的细微变化,表现其心理,宋与骆的对话,先是惊讶,惊讶其口出狂言,接着又是暗笑,笑其不自量力。当骆宾王对出“石上泉声带雨秋”之后,宋转笑为喜,更当骆宾王吟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警句时,宋转喜为敬,以至折服。宋之问的这一连串的感情变化,对于突出骆宾王的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之问也是唐初有名的诗人,同样具有才华,而宋对骆的敬佩和倾倒,不正证实了骆宾王的才华吗。其实这就是清代小说评点家毛宗岗所提倡的“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的方法。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还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灵隐一带景物风光的秀丽,对其间的峰峦岩洞、涧泉庵阁更是如数家珍,悉数点出,佳境叠现,美不胜收,使人耳目一新。甚至还写了一个宋代神猿的传说故事,上挂下联,洋洋洒洒,似有喧宾夺主之嫌,其实,这正是作者运笔巧妙之处。小说要写人物,就不能不展现人物生活的环境。人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环境即人。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渲染刻划出一种同主人公性格相适应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增加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和作品的感染力。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状难写之景于目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吴薗次

下一篇:婴宁

“灵隐诗迹” 的相关文章

冯铁头8个月前 (08-28)
冯婉贞8个月前 (08-28)
秦吉了8个月前 (08-28)
柳异记8个月前 (08-28)
浙中宦者8个月前 (08-28)
龙门鲤8个月前 (08-28)
田螺妖8个月前 (08-28)
陆心亭祠记8个月前 (08-28)
难女8个月前 (08-28)
三姑娘8个月前 (08-28)
记“盗”8个月前 (08-28)
黄损传8个月前 (08-28)
柳敬亭传8个月前 (08-28)
大言8个月前 (08-28)
王翠翘传8个月前 (08-28)
雷州盗记8个月前 (08-28)
孟良金盔买路8个月前 (08-28)
玉堂春8个月前 (08-28)
宋濂获罪8个月前 (08-28)
术化月宫8个月前 (08-28)
简帖和尚(节选)8个月前 (08-28)
元好问妹8个月前 (08-28)
工狱8个月前 (08-28)
太学生置绫纸8个月前 (08-28)
赵清献8个月前 (08-28)
苏轼以吟诗下吏8个月前 (08-28)
我来也8个月前 (08-28)
茶肆高风8个月前 (08-28)
记孙觌事8个月前 (08-28)
王幼玉记8个月前 (08-28)
游僧8个月前 (08-28)
丁晋公8个月前 (08-28)
冯三绝8个月前 (08-28)
刘处士8个月前 (08-28)
李林甫外传8个月前 (08-28)
袁氏传8个月前 (08-28)
狄氏8个月前 (08-28)
樱桃青衣8个月前 (08-28)
荆十三娘8个月前 (08-28)
流红记8个月前 (08-28)
板桥三娘子8个月前 (08-28)
无双传8个月前 (08-28)
崔碣8个月前 (08-28)
昆仑奴8个月前 (08-28)
韦皋8个月前 (08-28)
李回8个月前 (08-28)
聂隐娘8个月前 (08-28)
裴少尹8个月前 (08-28)
莺莺传8个月前 (08-28)
打金枝8个月前 (08-28)
太阴夫人8个月前 (08-28)
许汉阳8个月前 (08-28)
段太尉逸事状8个月前 (08-28)
曹惠8个月前 (08-28)
古镜记8个月前 (08-28)
破魔变文8个月前 (08-28)
任氏传8个月前 (08-28)
山东人8个月前 (08-29)
柳镇8个月前 (08-29)
徐邈8个月前 (08-29)
赵泰8个月前 (08-29)
白水素女8个月前 (08-29)
周处8个月前 (08-29)
刘伶纵酒8个月前 (08-29)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8个月前 (08-29)
薛道恂8个月前 (08-29)
五丁拔蛇8个月前 (08-29)
魏安禧王8个月前 (08-29)
汉成帝与赵飞燕8个月前 (08-29)
钟繇8个月前 (08-29)
外国道人8个月前 (08-29)
李冰斗蛟8个月前 (08-29)
伯夷叔齐8个月前 (08-29)
汉武故事8个月前 (08-29)
周穆王见西王母8个月前 (08-29)
燕丹子8个月前 (08-29)
杜宇化鹃8个月前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