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名言》

    收录163464

一友尝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一位朋友曾经轻率地发脾气责怪别人。先生警告他说:“学生必须责备自己,如果只是责备别人,那就只能看到人家的不是,而看不到自己的不对了。 如能责备自己, 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做得不到的地方, 哪里还有空闲去责备别人。”...

日夜痛自检点且不暇,岂有工夫检点他人。责人密,自治疏,可不戒哉!

日日夜夜地彻底检点自己尚且没有空闲, 哪里还有功夫检点他人! 责备别人很严, 自我控制很宽, 能不警戒吗?...

凡人之患二: 曰私,曰蔽。私生于欲之失,而蔽生于知之失。

大凡人的忧虑有两个方面: 一个叫私心, 一个叫蒙蔽。 私心滋生于欲望的过失, 而蒙蔽则产生于知识的贫乏。...

好责人者, 自治必疏, 稍知自省, 便觉一己克治不尽, 那有余力责人。

喜欢责备别人的人, 在自我控制上必定很粗疏, 稍微懂得一点应该自我反省, 便会觉察到克制管束自己还不够, 哪还有余力去责备别人呢。...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高兴, 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哀。...

立身成败, 在于所染。

为人处世的成功与失败, 在于如何对待环境的影响。...

责我以过, 皆当虚心体察, 不必论其人何如。 局外之言, 往往多中, ……即诗文亦然。 赞者未必皆当, 若指我之失, 即浅学所论, 亦常有理, 不可忽也。

责备自己的过错, 任何时候都应当虚心体察, 不必去论别人怎么样。 局外人的话, 往往是中肯的, ……就是评论诗文也是这样。 提赞成意见的未必都恰当, 如果指出我的过失, 即使是学识浅薄的人的评论, 也常常有一定的道理, 不可忽视。...

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才德高尚的人在一些小事情上严于律己, 不会根据一些小事去衡量别人。...

我自讳过,安得有直友,我自喜谀,安得无佞人。

我自己如果忌讳别人指出过错, 哪里还能得到正直坦率的朋友;我自己喜欢别人阿谀奉承,怎么能够没有巧言献媚的小人呢?...

学足乎己, 则不有知于上, 必有知于下, 不有传于今, 必有传于后。 不幸而不见知于上下, 既不传于今, 又不传于后, 古之人盖犹不憾也。

对自己来说, 学习的知识很充足, 那么不能被君主或上级了解, 也一定会被下级或平民百姓所知道; 不能流传于当世, 也一定会流传于后代。不幸的是没有被上下级知道,既没有流传当世,又没有流传于后世, 古代的人对这些一概不感到遗憾。...

李元衡《俭说》云:“贪饕(tao涛)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干请以犯义, 不若俭而全节; 侵牟以聚仇, 不若俭而养福; 放肆以逐欲, 不若俭而安性。”

李元衡的《俭说》上说:“贪得无厌招来了耻辱, 不如节俭一些保持廉洁; 有所求而请托于人违犯了道义, 不如节俭一些保全气节; 掠夺别人积聚下仇恨, 不如节俭一些创造幸福; 放纵行为追求达到欲望, 不如节俭一些安定心性。”...

责人则明,责己或暗,私利蔽之也。去其蔽,责己自严。

责求别人时则看得很清楚, 责求自己有时就很糊涂, 这是私心利益蒙蔽的缘故。 去除那个蒙蔽, 责求自己自然就会严格。...

人不可自恕, 亦不可令人恕我。

人不可自己宽恕自己, 也不能让别人宽恕我。...

劳苦之事则争先, 饶乐之事则能让。

劳累辛苦的事情就争先去做, 实惠享乐的事情则能够相让。...

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 好礼则安处善, 乐循理, 亦不自知其富矣。

整天快乐, 则会心宽体胖, 忘掉了贫困。讲究礼节, 则安于友好相处。 安乐度日且能遵行常理, 自己还不知道自己这就是已经富有了呢。...

人皆狎我, 必我无骨; 人皆畏我, 必我无养。

人们都轻忽我, 必定是我没有骨气; 人们都畏惧我, 一定是我缺少修养。...

得之易, 失之易; 得之难, 失之难。

得到它容易, 失去它也容易; 得到它难, 失去它也难...

律己宜带秋风, 处事宜待春风。

约束自己最好带有秋风扫落叶的严厉; 为人处事最适宜的是像等来的春风那样温和清爽。...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活着要做男儿当中的英雄, 死了也要为壮士树立楷模。...

未量他人, 先量自己。

不要只衡量、 责怪别人, 而要先反省检查自己。...

夫子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言先其难者,其后当自获,非谓全不求获, 全无所为。

孔子说: “仁者先难而后获。”是说先作艰苦的努力, 而后自然会获得结果, 不是说完全不要求获得结果, 完全无所作为。...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

富有了而不正派,还不如贫穷而有个好名声;活着不知耻辱,还不如死了却光荣的。...

取与是一大节, 其义不可不明。

获取和给予是事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们是否合乎正义不能不明确下来。...

享天下之大福者,必先天下之大劳。

享受天下最大的幸福的人, 一定要先经受天下最大的劳苦。...

寻乐之方在博学约礼。

寻求快乐的药方在于学问广博, 言行检束, 以礼为标准。...

君子以道为乐, 则但见欲之苦焉; 小人以欲为乐, 则但见道之苦焉。欲求孔、颜之所乐,先求孔、颜之所苦。忿、欲皆火也,未有炎上而不苦者也。澹莫澹于五谷之甘

君子把研讨事理和学说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就只看到追求私欲的困苦; 小人把追求私欲作为快乐的事情, 就只看到研求学业的困苦。 想得到孔子、 颜回的快乐, 就要先经受孔子、 颜回所受的困苦。忿怒、欲望都是火啊,没有火势旺盛而不招致痛苦的。淡薄, 没有比五谷...

人必有终身之忧,而后能有不改之乐。君子所忧乐如之何?曰:所忧生于所苦。 不苦行险, 不知居易之乐也; 不苦嗜欲, 不知澹泊之乐也; 不苦驰骛, 不知收敛之乐也

人一定要有终身的忧虑, 而后才能有经久不变的快乐。 君子所忧虑和快乐的是怎么一回事呢? 回答是: 所忧虑的总是产生于所困苦的。 不苦于做险难的事情, 不知道安于平易的快乐; 不苦于嗜好和欲望, 不知道恬静寡欲的快乐; 不苦于奔走趋赴, 不知道收敛放纵行为约...

才能技艺, 让他占个高名, 莫与角胜。 至于纲常大节, 定要自家努力, 不可退居人后。

在才能技艺方面, 要让他人占居一个好的名声, 不要跟人家竞争。至于三纲五常这些大事的重要方面,一定要自己努力进取,不能退下来甘居人后。...

私欲不乘,如天清地宁,风、 日也乐,草、木也乐,星月、人物亦无不乐。世人顾以酒色为乐, 夫酒色中昏沉病死,并其四肢耳目不觉为何物, 况天地万物乎?

个人的欲望如不上升,就好比天也清朗了,地也安宁了,风、太阳也快乐, 草木也快乐, 星星月亮、 人物也没有不快乐的。 世人反而把酒色看作快乐,人沉湎于酒色, 昏昏沉沉,如病死一般,连四肢耳目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何况天地万物呢?...

每有享用,当生愧惭想, 自然不敢过分。

每当有享用的时候, 应当产生惭愧的想法, 过分的追求自然就不敢有了。...

作事有功快, 有功而不居更快; 为德见报佳, 为德而不见报更佳。

做了工作有功绩当然高兴,有了功绩但不以功臣自居更高兴:做了好事受到报答很好, 做了好事而没有受到报答更好。...

君子满腹天理, 故以顺理为乐; 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 欲无时可足, 故乐不胜忧; 理无时不存, 故随在皆乐, 至乐顺理。 纵欲之乐, 忧患随焉。

君子满腹都是天理, 所以以顺应天理为快乐; 小人满腹都是人的欲望嗜好,所以以满足欲望为快乐。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快乐禁不住忧虑; 天理没有一刻不存在, 所以随时随地都感到快乐, 到最快乐时也就顺应了天理。 放纵欲望的快乐, 忧患总是伴随着它。...

成败何足论, 英雄自有真。

成功和失败有什么值得评论的呢, 英雄自有真诚的本质。...

人之为善, 得人之感报,人之称传, 天不必报之矣; 人之有长, 而自表自见,天亦不必祚(zuo作)之矣。天之所祚报者,人不感称, 自不表见, 乃所谓阴德也。观舜

人做了好事, 得到别人的感激报答, 人们称赞传颂, 上天不必再有什么报答了; 人有长处且自我表现出来, 上天也不必再赐福给他了。 上天所赐福给予好报的, 别人不再感激称扬, 自己也不表现出来, 就是所说的积下阴德。 看一看虞舜的为人, 大禹作为臣下的功绩, 真...

年力未衰,辄思引退,与年力既衰而犹贪恋荣禄者, 皆负心也。

年岁和精力还没有衰退, 就考虑着自请退职, 跟那个年岁精力已经衰退还要贪恋名誉利禄的人一样, 都有悖于心理的正常发展。...

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有功夫读书, 这算作幸福; 有力量帮助人, 这算作幸福; 有学问著述, 这算作幸福; 听不到纠纷之事, 这算是幸福; 结交了博学、 正直、 诚实的朋友, 这算是幸福。...

凡事较之最苦则乐,得失听之有命则安。

大凡事情, 与最苦的比较一下, 就会感到是享乐; 获取和失去听任命运的安排, 就会安心了。...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 无耻矣。

人不能不知道羞耻。 不以自己的无耻为可耻, 那就真是无耻...

得何足喜, 失何足忧。

就是得到了又有什么值得欢喜的; 失去了, 也没有什么值得忧愁的。...

早荣亦早枯, 易得还易失。

早繁荣茂盛的也会早枯萎凋零, 容易得到的也容易失去。...

颜羽深言多子之苦。先生曰:“人世苦处都乐,如为父养子而苦,父之乐也;为子事父而苦,子之乐也;苟无可苦,便无所乐。”羽终言为苦。先生曰:“翁不觉其乐,试观

颜羽深切地谈到孩子多的困苦。先生说:“人世间痛苦的地方也都有快乐, 比如,做父亲的养育子女困苦,也有做父亲的快乐;做儿女的事奉父亲困苦, 也有做子女的快乐; 如果没有可苦的地方, 便没有能快乐的地方。” 颜羽总是谈苦。 先生说: “您老体会不到其中的快乐,...

人惟知所贵, 然后知所耻。 不知吾之所当贵, 而谓之有耻焉者, 吾恐其所谓耻者非所当耻矣。 夫人之所当贵者, 固天之所以与我者也, 而或至于戕贼陷溺, 颠迷于

人只有知道了什么可贵, 然后才知道什么可耻。 不知道我所说的应当以为可贵的东西, 而认为在这上面有可耻的人, 我恐怕他们所认为可耻的并不是应当可耻的。 人所应当可贵的, 本来就是上天所赞同自己的地方,而有的人到了残害堕落,颠倒错乱,想入非非, 财迷心窍,...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天下有非常勇气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灾祸而不惊慌, 无缘无故地受到屈辱而不发怒。...

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以为人哉?

对人有害的没有比不知道羞耻再大的了。人如果不知羞耻,终究凭什么做人呢?...

凡事皆当推功让能于人,不可有一毫自德自能之意。

凡对待事情都应当把功劳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推让给别人, 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自认为有德行有才能的意思。...

名者实之宾也,实有美恶,名亦随之。

名声是服从于实质的东西, 实质有好有坏, 名声也随着有好有坏。...

欲人悦己, 则人有恶己者矣。

想让别人喜欢自己, 那么人中间一定有讨厌自己的人。...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归己, 可以韬光养德。

完好的名声和节操, 最好不要自己独自享有, 分一部分给别人, 可以保全自身远离有害的东西。 耻辱的行为, 坏的名声, 不适宜于全部推开, 自己承担一些, 可以使自己不炫耀才名, 涵养德行。...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活着而受辱, 不如死了却光荣的。...

平生所为, 使怨我者得以指摘, 爱我者不能掩护, 亦省身之一太耻也, 士君子慎之。 故我无过而谤语滔天, 不足惊也, 可谈笑而受之。 我有过而幸不及闻, 尝寝

平生所作的事,让怨恨自己的人得到指出缺点错误的机会,喜欢自己的人掩盖不住了, 这是反省身心上的一大耻辱, 士人君子对此应慎重...

夫士之所耻者, 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

士子认为耻辱的是, 天下推举忠诚的人而没有士子的份, 推举讲求信义的人找不到士子头上,推举廉洁的人也推选不到他们。...

平民肯种德施惠, 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 竟成有爵的乞人。

平民百姓愿意树立德行施予人恩惠的, 便是没有官位的王公宰相。 士大夫只贪图权势, 博取上级的喜爱或恩宠, 竟然成为有官爵的乞丐。...

毁人者, 自毁之;誉人者, 自誉之。

毁谤别人的人, 也就是毁坏自己; 赞誉别人的人, 也就是赞扬自己。...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受宠受辱都不动心, 安闲地观看院门前花开花落。 离职留用都不去想它, 任凭天外云彩舒卷自如。...

闻毁勿戚戚, 闻誉勿欣欣。

听到毁谤不要悲观丧气, 听到赞扬不要沾沾自喜。...

不为众誉而加喜,不为众毁而加戚,其过人远矣。

不因为众人的赞誉就欢喜, 不因为众人的诋毁就忧伤, 这样的人远远超出于众人之上。...

口弥陀而心邪妄, 乞化生涯。 虚谗谀而实贪求, 娼优行径。

口里念着阿弥陀佛而心里充满邪念妄想, 这是行乞生活, 谗言奉承是虚而贪求利欲是实, 这是娼妓的行径。...

倚空门而好色贪财,罪业深于盗劫。藉讲学以趋时射利, 心术暗若穿窬(yu于)。

归依了佛门反而好色贪财, 罪过比强盗劫贼还要深重。 假借讲学时机迎合时势追求财利, 心术不正心地昏暗就像翻墙行窃的小偷。...

廉耻, 士君子之大节。

廉洁耻辱, 是士人君子的有关大体的事情。...

粉饰以自矜者, 娼优之丑态。 贬人而扬己者, 牙侩 (kuai快)之用心。今之不为倡优牙侩者,亦鲜矣。

粉饰自己的污点来自我夸耀的人,表现出的是娼妓的丑态。贬低别人来表扬自己的人, 具有牙行市侩一类人的用心。 现在, 不做娼妓牙人和市侩的人很少了。...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得到荣誉或招来耻辱, 责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贫莫贫于不闻道, 贱莫贱于不知耻。

贫穷没有比不懂得道理再贫穷的了,低贱没有比不知道廉耻更低贱的了。...

宠不惊而辱不屈者, 君子之贞也。

受宠不感到意外的惊喜, 受辱而不屈服, 这样的行为是君子的贞节。...

学易而好难, 行易而力难, 耻易而知难。 学之不好, 行之不力, 皆不知耻而耻其所不足耻者乱之也。 不学不行者有矣, 人未有一无所耻者, 乞人与有之。

学习起来容易, 要学好难; 做起来容易, 要做到有一定功力难; 受到耻辱容易而知道什么是耻辱难。 学习得不好, 行动不得力, 都是不知道什么是羞耻而把不值得羞耻的事错认为羞耻这种认识迷惑的结果。 不学习不做事的人是有的, 没有一点羞耻心的人是没有的。 乞食...

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母说: 我怀上这个孩子, 席子不摆端正不坐, 食物不切割端正不吃, 是为了教育这胎儿。...

闻誉我而喜, 闻毁我而怒, 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 无分毫相干。

听到赞美自己就欢喜, 听到诽谤自己就发怒, 只是度量不宽广。 真好真坏都在于我,毁誉和我之间, 没有丝毫的关系。...

太任有娠, 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吐傲言。

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怀有身孕时, 眼睛不看不好的颜色, 耳朵不听淫乱下流的声音, 嘴不讲傲慢无礼的话。...

君子所求者,没世之名,今人所求者, 当世之名。 当世之名,没则已焉,其所求者,正居子之所疾也,而何俗士之难寤(悟)欤?

君子所追求的, 是身后的美名。 现在的人所追求的, 是当世的名声。 当世的名声, 身死则尽绝没有了。 他们所追求的, 正是君子所厌恶的, 鄙俗之士怎么那么难以醒悟呢?...

名不足以尽善, 而足以策善。

有了好名声还不能说达到了最好, 而只够鞭策自己向更好的境界努力。...

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

人在幼稚无知的儿童时期, 不拜求老师教导以端正本性, 就没有办法自立其身健全人的善性。...

少而不学, 长无能也。

年少时不好好学习, 长大了就没有本领。...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bi闭),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 席不正不坐, 目不视邪色, 耳不听淫声, 夜则令瞽(gu鼓) 诵诗, 道正事。 如此则生子形

古代妇女怀孕时, 不侧身睡觉, 不坐座具的边缘, 不一只脚站立, 不吃气味不正的食物, 食物切割不端正不吃, 坐席摆得不端正不坐, 眼睛不看不正的颜色, 耳朵不听淫靡的声音, 夜晚就让盲人朗读诗词, 讲述符合正道的事情。 这样生下的孩子则形体容貌端正, 才气品德...

见美色而不赞,食美味而不甘,所谓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见美色而逾东家墙,食美味而紾(zhen枕) 兄之臂,所谓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看到美貌的女子而不赞美,吃着美味的东西而不觉得好吃,正所谓没有是非观念, 这种人不是正常的人。 看见美貌的女子就翻越东家的墙头做出非礼的事, 为了吃美味把哥哥的胳臂扭过去抢夺他的食物, 正所谓没有羞耻和罪恶之心, 这种人更不是正常的人。...

读书诵诗之业专, 则家道盛, 礼义谦耻之教谨, 则家道正。

读书诵诗方面的学业专精, 家庭发展的道路就昌盛, 礼义廉耻方面的教育慎重小心, 家庭发展的道路就端正。...

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当毁誉荣辱来临时,不但不能因为它们动摇了自己的意志,而且要以此作为研究学问、 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能文不为文人, 能讲不为讲师。 吾见近日之为文人、 为讲师者, 其意皆欲以文名, 以讲名者也。

能做文章的还不算文人, 能讲解经籍的还不算讲师。 我看到近来那些做文人、做讲师的人,他们的意思,都是想凭借“文”出名, 凭借 “讲” 出名。...

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

士人君子不可一时一刻忘记了 “耻” 字。...

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已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

听到赞誉自己的话就为之高兴, 听到诋毁自己的话就为之发怒, 这是一些人思想上的通...

教诫子弟是第一紧要事。 子弟不成人, 富贵适以益其恶; 子弟能自立, 贫贱益以固其节。

教育训诫子弟是第一重要的事。 子弟不成人, 家庭富有尊贵正是有助于他的恶行; 子弟能自立, 家庭贫寒低微更加坚定他的节操。...

夫立功者有二难: 功就而身不退, 一难也; 退而不静, 务伐其功, 二难也。

建立了功勋的人有两件难事: 功劳成就而不能退身,这是一难; 退下来而不得安静, 一定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这是二难。...

能齐家则上下有节, 衣食有度, 虽贫而不困也。

能治理好家庭, 那么全家上下长幼就有礼节, 衣着饮食就有节度, 虽然清贫而不艰难。...

贤父之于子也,慈惠以生之,教诲以成之,养其谊(义),藏其伪, 时其节, 慎其施。

贤明的父亲对于子女,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子女施以慈爱,通过教诲助其成人, 培养他的仁义之心, 消除他的虚伪之心, 时时培养他的节操, 对他施与要谨慎。...

骄倨傲暴之人, 不可与交。

骄横傲慢而且残暴的人, 不可跟他交往。...

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

古人重视胎教, 王后怀孕七个月以后, 就要迁居到安逸、 清静的别宫, 以修养身心。...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 我也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

古者圣王有胎之法, 怀子三月, 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 耳不妄听,声音滋味,以礼节之。

古代的圣明君王有胎教的方法, 王后怀孕三个月, 就让她到别的专门的宫室居住,眼不看邪恶的事物,耳不听妄俗的言语,所接触的声音与味道等外事外物, 都要用 “礼” 来制约。...

古之人,子未生,固有胎教,况且生乎?

古代的人, 孩子未生下来, 就有怀胎时的教育, 何况生下来的孩子呢?...

无友不如己者。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教妇初来, 教儿婴孩。

教育媳妇要从初娶时开始, 教育儿童要从婴儿时开始。...

君子以朋友讲习。

君子与朋友互相讨论学习, 交流学习体会。...

教子当在幼。

教育孩子应当在幼儿时期就进行。...

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君子做事严肃认真而没有差错, 对人恭敬而讲究礼仪。 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鸟儿嘤嘤地鸣叫着, 是想寻求亲密的朋友。 人们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也是如此吗?...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孔子家的儿子不知道骂人, 曾子家的儿子不知道发怒, 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他们从儿子出生时就开始施行很好的教育。...

乌鸟之狡, 虽善不亲; 不重之结, 虽固必解。

乌鸦性本狡诈, 虽然看起来互相友善和好, 但实际上互不亲近; 不是慎重结交的朋友,关系虽然看似牢固,但最终定会破裂。...

父善教子者, 教于孩提。

善于教育孩子的父亲, 从幼儿时开始教育。...

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君子凭文章结交朋友, 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切切偲偲(si私),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互相督促责善, 和和气气, 这样可以叫做士了。 朋友之间互相责善, 兄弟之间和和气气。...

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

人生在幼小之时, 精神专一, 长大成人之后, 思想容易分散松懈, 因此要极早加以教育, 不要失去良机。...

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教育孩子,应当在幼小的婴儿能够识别人面部表情的变化,懂得人喜悦和愤怒的区别的时候就加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