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古文 > 古文知识 >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 的口号。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修”本义是一小捆干肉条,是古人见面所用的一种最薄的礼物。这就是说,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例如上文已经说过的,他对一些人的问孝、问仁、问政等等,都针对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回答。他经常对弟子作调查研究,了解到每一个人的特点。例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早已实行启发式教学。例如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对弟子则循循善诱。颜子曾谈过他在孔子座前受教育的亲身感受。他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重视对于学思、言行、质文、新故等一些对立面的处理。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坚决反对主观主义。例如《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个意、必、固、我,正是主观主义的几种表现形式。
        孔子对知与不知,一贯持老实态度,反对不懂装懂。例如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又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孔子认为求学应当刻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 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称赞颜子的贫而乐,说:“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的弟子分为四科。《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认为一个人学成致用,需要经过四个阶段。《论语·子罕》说:“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孔子自述为学进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所谈内容与上述阶段基本上相同。“可与共学”和“有志于学”同属第一阶段,即开始学习的阶段。“可与适道”为第二阶段,是选定正确方向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孔子自述中包括在第一阶段的“有志”里。“可与立”和“而立”为第三阶段,是志向坚定不可动摇的阶段“可与权”和“不惑”为第四阶段。什么是权呢?《孟子·离娄上》有一段话解释得最好。它说:“淳于髠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立”如果说是处常,要求有原则性;“权”则是处变,要求有灵活性。权的本义是秤锤。秤锤必须随时移动,然后才能与所称量的物重相平衡。光懂得原则性,不懂得灵活性,是处理不好事情的。《孟子·尽心下》说:“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对无权的害处也解释得很好。实际上,从思想方法说,懂得权就是懂得辩证法。
        孔子自述做学问的态度,于《论语·述而》说:“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于《里仁》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于《公冶长》说:“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足见孔子毕生好学,老而弥笃,不以死生异其志。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关于孔子的教育目的,无可否认,他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但是,从他的教育方法、教育态度来看,虽至今日,也有许多可取的地方。特别是在当日的历史条件下,他能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这种思想和实践,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史记·儒林列传》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淮南子·要略》说:“墨者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孔子教育的影响于此可以概见。司马迁在《孔子世家》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不是溢美,而是有事实根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古译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给朋友: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的相关文章

C4程度副词7个月前 (09-21)
B2连绵词7个月前 (09-21)
A3异读字7个月前 (09-21)
C2指示代词7个月前 (09-21)
C1人称代词7个月前 (09-21)
D1词类活用7个月前 (09-21)
C14数词的用法7个月前 (09-21)
D11形容词用如名词7个月前 (09-21)
D12形容词用如动词7个月前 (09-21)
D2动词用如名词7个月前 (09-21)
44、互文7个月前 (09-22)
E2宾语前置7个月前 (09-22)
H2谦称和敬称7个月前 (09-22)
E7被动句7个月前 (09-22)
E11常用的固定结构7个月前 (09-22)
一、吴起7个月前 (09-22)
四、哲学思想7个月前 (09-22)
H3亲属称谓7个月前 (09-22)
H6纪日和纪年7个月前 (09-22)
H5大臣的谥号7个月前 (09-22)
H10科举制7个月前 (09-22)
二、老子的思想7个月前 (09-22)
五、孔子的历史观7个月前 (09-22)
导言7个月前 (09-22)
一、老子的时代7个月前 (09-22)
二、《周易》的内容7个月前 (09-22)
第四节 《洪范》7个月前 (09-22)
藏晖室主人胡适7个月前 (09-22)
一、井田制7个月前 (09-22)
汉阁主章太炎7个月前 (09-22)
观古堂主叶德辉7个月前 (09-22)
葵霜阁主梁鼎芬7个月前 (09-22)
观堂王国维7个月前 (09-22)
林语堂的有不为斋7个月前 (09-22)
林琴南的畏庐7个月前 (09-22)
严复的野堂7个月前 (09-22)
张恨水的藏稗楼7个月前 (09-22)
林则徐之云左山房7个月前 (09-22)
王弼7个月前 (09-22)
康有为的万木草堂7个月前 (09-22)
李贽7个月前 (09-22)
谭嗣同的莽苍苍斋7个月前 (09-22)
郭嵩焘的养知书屋7个月前 (09-22)
苏曼殊的燕子龛7个月前 (09-22)
老聃7个月前 (09-22)
朱熹7个月前 (09-22)
严复7个月前 (09-22)
嵇康7个月前 (09-22)
张之洞的抱冰堂7个月前 (09-22)
翁同龢的瓶庐7个月前 (09-22)
陆九渊7个月前 (09-22)
王守仁7个月前 (09-22)
儒学7个月前 (09-22)
性恶论7个月前 (09-22)
道家7个月前 (09-22)
阴阳家7个月前 (09-22)
格物致知7个月前 (09-22)
知行7个月前 (09-22)
动静7个月前 (09-22)
7个月前 (09-22)
7个月前 (09-22)
阴阳7个月前 (09-22)
饮食男女7个月前 (09-22)
天人感应7个月前 (09-22)
纪事本末体7个月前 (09-22)
董狐7个月前 (09-22)
纪传体7个月前 (09-22)
章学诚7个月前 (09-22)
南北史7个月前 (09-22)
钱大昕7个月前 (09-22)
崔述7个月前 (09-22)
训诂学7个月前 (09-22)
野史7个月前 (09-22)
杂史7个月前 (09-22)
等韵学7个月前 (09-22)
直音法7个月前 (09-22)
经籍纂诂7个月前 (09-22)
别史7个月前 (09-22)
白话7个月前 (09-22)
文字学7个月前 (09-22)
杜甫7个月前 (09-22)
陆游7个月前 (09-22)
苏轼7个月前 (09-22)
三言二拍7个月前 (09-22)
谴责小说7个月前 (09-22)
意境7个月前 (09-22)
文气7个月前 (09-22)
扬雄7个月前 (09-22)
文质7个月前 (09-22)
曹植7个月前 (09-22)
诗缘情7个月前 (09-22)
庾信7个月前 (09-22)